孩童嗜喝糖飲料 當心變矮小子
不少孩童嗜喝手搖杯、碳酸飲料或加糖果汁,當心可能長不高。專家指出,國外曾有研究讓體重廿公斤孩童,喝下一杯三百到五百毫升含糖飲料,兩小時內生長激素的分泌都被抑制,提醒家長為孩子準備飲品可選開水或鮮奶,以免發育期若大幅缺少鈣質和磷,恐造成佝僂症引起O型腿。
昨日是「世界牛奶日」,董氏基金會舉辦「長高五環助孩子高人一等」衛教活動,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分泌暨遺傳科主任羅福松表示,從一歲半至兩歲開始,孩童體內會分泌生長激素,晚上十時至凌晨三時是分泌最旺盛之時,如果睡足八小時就會經過四到五次分泌周期;相反的,睡前喝杯逾三百毫升含糖飲,生長激素將停機兩小時。
羅福松解釋,男性長高的發育階段約在國一、國二之前;女性約在國小六年級前,生長板就會癒合,雖身高有七至九成是來自父母遺傳,一般以父母的身高相加後平均,女生減六公分、男生加六公分後即可預估孩子身高,但仍有上下七點二公分的增減幅度,因此家長應盡量把握多長高七公分的黃金長度;如果兒童經常喝含糖飲,會導致血糖升高,進而抑制生長激素分泌。
董氏基金會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說,要把握孩子長高的關鍵,每天鈣質應攝取六百至一千毫克,以免鈣質吸收不佳,建議發育中的孩童一日喝兩杯兩百四十毫升鮮奶,鈣質就約七百毫克;或可搭配吃溪蝦、小魚乾、板豆腐、芥藍菜和紅莧菜等高鈣食物,同時少吃含咖啡因茶飲、巧克力等會抑制鈣質吸收,或多曬太陽讓身體產生維生素D助鈣吸收,有助發育。
許惠玉還強調,優質蛋白質豆類製品、核果類食物如:南瓜子、黃豆或黑豆等,經人體消化吸收後,會產生胺基酸,可促進生長激素分泌,但注意若吃太多,反而加速鈣質排出。
羅福松建議,彈跳型運動如籃球、跳繩、跳高等,能刺激骨骼生長和骨密度緊密,對生長板尚未癒合兒童有長高效果。最重要的是,應養成晚上九時前上床睡覺習慣,畢竟晚睡會影響睡眠品質,熟睡期變短,生長激素分泌量變少,即使再多睡,但睡不對時間也難以彌補。
推薦文章
-
減葷多蔬救地球 永續低碳生活市集吸引2000人響應
-
6大熱門鐵劑推薦!鐵質不足別輕忽!補鐵給你好氣色好體力
-
控血糖只能嚴控飲食?專家曝穩血糖最強1招簡單又有效,卻常被忽略
-
30歲起骨質悄悄流失! 醫教4招「存骨本」 50歲以上應測骨密度
-
起床口臭牙齦出血恐「癌王」風險飆3倍 北榮醫師提醒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