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性生活 可作男性健康指標
【聯合報/記者劉星君/屏東報導】
傳統觀念認為老年人性生活傷身,但署立屏東醫院泌尿科主任劉家駒與高醫泌尿科研究發現,「性生活可作為中老年男性健康的指標」,劉家駒說,勃起障礙是心血管疾病發生前的警訊,不能因難以啟齒而忽視。且隨年齡增長,性生活有助於提高生活品質。
台灣男性醫學會秘書長劉家駒指出,他與高醫泌尿科團隊在97年針對高屏地區40歲以上、744名男性進行研究,探討中老年男性性生活情況,研究報告今年1月刊登在泌尿科領域知名期刊「老化男性期刊(The Aging male)」。
研究對象平均年齡57歲,研究發現,中老年男性一個月沒有性生活的比例近2成,有1至2次性生活者比例3成8;相較於2008年芬蘭老化男性研究(平均年齡59歲),一周有一次性生活比例佔9成,與台灣有明顯差距。
研究也發現,教育程度越低,中老年後較沒有性生活。劉家駒解釋,傳統教育未將性教育納入常規教育,加上傳統迷思認定老年人有性生活易傷元氣。
「勃起障礙是心血管疾病的警訊。」劉家駒說,若及早發現可配合飲食與運動改善身體情況;他舉例,一名約40歲病患因勃起障礙與妻子失和,他早在罹患糖尿病前已有勃起障礙,但未即時治療,在他運動、改善飲食習慣後,情況已漸趨好轉。
「性無能會影響男性自尊心」劉家駒說,健康安全的性生活並不傷身,性和健康、伴侶、生活品質息息相關。他提醒民眾,當性生活減少,要考量男性健康也許亮起紅燈,不能忽視。
【2010/04/09 聯合報】
推薦文章
-
「試用心得」元氣網推薦~護力養液體營養品試用心得,及6天體感有效問卷調查公佈
-
南投「小鋼砲」曾琮愷染蜂窩性組織炎逝 醫曝:4大特徵要特別注意
-
時隔4年首例!7旬女發燒全身無力 沒碰過動物竟確診「兔熱病」
-
北醫大研究:糖尿病用藥「二甲雙胍」有助延緩糖尿病、肥胖者失智
-
血糖監測裝置成風潮!沒有糖尿病的人也需要嗎?專家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