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爭議暴增 僅3成調解成功
【聯合報╱記者林志函/台北報導】
暑假是美容、整形旺季,北市衛生局昨公布最新統計,今年1至5月整形外科相關醫療爭議案有96件,為去年同期43件的2.2倍,甚至比去年一整年84件還多。
整形外科醫療爭議遽增,但衛生局表示,根據以往調處經驗,僅3成調解成功。
衛生局醫護管理處副處長杜仲傑表示,醫美爭議有很多種,常見狀況如手術結果與期待落差、不滿醫護人員態度、手術費等。
衛生福利部新規定,今年2月27日起,醫師不得對未滿18歲的青少年施作非醫療必要的美容手術,如眼、鼻部整型,或植髮、抽脂、削骨、拉皮、隆乳。
杜仲傑說,醫師違反上述規定,可開罰10萬至50萬元,也能處分停業1個月至1年,甚至廢止執業執照、醫師證書。
衛生局也提供民眾「三要一不」要訣,要檢視診所是否擺放開業執照在明顯處、檢視醫師執業執照、主動詢問醫療儀器仿單說明、不要參加團購。
衛生局說,患者應詢問醫師是否親自診察療程、執行雷射或超音波儀器的人是否是醫事人員,未開立收據、預收訂金、分期付款都違反醫療法。
【2014/06/27 聯合報】
推薦文章
-
謝謝你留下來陪我/3種語言活化腦力 謝謝你還記得我
-
指尖變圓、手腳夜間痛…重症醫示警「這些手腳異狀」恐是癌症前兆!症狀持續逾2週速就醫
-
手抬起來就痛,但痛的部位不一樣!肩夾擠症候群沒治好會變五十肩
-
不明昏厥別輕忽 心律異常長期監測是關鍵
-
狀況異常馬上就醫 婦科內診不必等月經結束不流血再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