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電眼」 關鍵藏在臥蠶裡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眼袋浮現看起來像沒睡飽,但有臥蠶卻能讓眼睛顯得會說話,不少女明星和愛美女性,也流行微整形做「人工臥蠶」。台北榮總進行研究,實際測量20到60歲婦女的眼睛尺寸,發現20多歲的年輕女性眼睛平均大小是1公分,臥蠶是0.6公分,至於「微笑電眼」的理想比例,臥蠶眼睛比應小於0.41。
擁有一雙迷死人的電眼是許多女性的夢想,眼皮周圍的整形一直是熱門手術。台北榮總整形外科主治醫師廖文傑醫師表示,眼睛下方的「臥蠶」可以放大眼睛、讓眼睛看起來更有立體感。
古人形容眼睛下方約0.4至0.6公分的長條狀鼓起,像蠶寶寶橫躺在眼睛下方一樣,稱之為臥蠶。在東方面相學中,臥蠶代表異性緣佳、旺夫,也是美女的象徵,近年來女性間也流行臥蠶妝,藉由化妝讓臥蠶更立體明顯。
為了實證分析電眼比例,北榮針對260名20到60歲的婦女,測量眼睛、臥蠶大小,發現約有兩成的女性,眼睛下方有明顯的臥蠶。
廖文傑說,所謂眼睛大小是瞳孔為中心,從上睫毛到下睫毛的長度,國內20至29歲的女性眼睛大小平均約1公分。至於臥蠶則是從下眼皮的睫毛線測量到下眼瞼的瞼板輪廓,約為0.6公分,眼睛與臥蠶的理想比例應為0.41以下。
雖然臥蠶可以放大眼睛,但隨著年紀越大,眼皮下垂、眼睛變小、臥蠶相對會「壯大」,當臥蠶與眼睛比超過0.41,眼睛反而會看起來沒精神,此時可藉由玻尿酸注射、脂肪移植、人工真皮等人工植入物置入等,改善臥蠶與眼睛的比例,重新回到年輕的電眼狀態。
有些人會把「臥蠶」誤認為要去之而後快的「眼袋」,廖文傑說,兩者位置和成因截然不同。臥蠶位置在下睫毛下方,眼袋則是在臥蠶下方。兩者最簡單的區分是,微笑的時候臥蠶會更明顯,讓人看起來更有親和力,而眼袋笑的時候不會有變化。
推薦文章
-
節制飯麵碳水、不喝酒仍罹高血脂!醫揪飲食一大迷思直搖頭:吃錯水果了
-
朋友、親情、健康?年長者最不該放棄的事,答案可能讓你意外
-
院長講堂/為恭醫院院長李文源 神經外科權威 病人需求擺第一
-
一生動五次隆乳手術 丈夫過世後她決定取出後內心卻無比輕鬆
-
為什麼年紀增長鼻子變得愈來愈大?整形醫師揭背後原因與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