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童寫功課手好痛 竟是手長怪腫瘤
一名12歲小男童,1個月前發現右手手掌出現一個小腫塊、顏色烏青,每次寫功課、拿杯子或壓到時都有疼痛感,以為長出惡性腫瘤。就醫檢查後,才發現是良性「肌腱瘤」,經手術後症狀改善。醫師指出,肌腱瘤是手部最常見的良性瘤,有時雖會自行消失,但若持續且有疼痛感需就醫治療。
書田診所整形美容科主任醫師劉國威表示,肌腱瘤是手部最常見的腫瘤,好發於手背橈側的腕關節處最多,以及手腕背部及肌腱鞘附近出現,但約有35%的患者不會感到疼痛,僅有腫塊突起,可能是因平日寫字、打字及運動或受外力、外傷引起關節受損引起。
劉國威解釋,肌腱瘤是一種從關節或肌腱外膜突出的凝膠狀黏液,進而累積形成的囊腫,雖不會惡性轉變,但根據統計,卻好發於20至40歲,又以女性居多,較少發生於10歲以下孩童,當囊腫逐漸由小變大,壓迫到周邊神經或肌腱時,手部會有麻木疼痛感,握力也會變弱影響生活。
劉國威提醒,肌腱瘤雖不是惡性腫瘤,但占居手部常見腫瘤第2位的手部巨大細胞瘤良、惡性皆有,為避免混淆,建議民眾當手部出現不明突起腫塊時,觀察一段時間如果未消失,或出現疼痛感等變化仍應就醫診斷,以免延誤治療。
肌腱瘤的治療方式,劉國威說,包含加壓、注射藥物、用針抽出肌腱瘤液體,但復發率較高,或以手術完整切除肌腱瘤,復發機率較低約3%到4%。
推薦文章
-
恐威脅性命…肺炎鏈球菌「全年都有」 6類對象建議打疫苗
-
2025癌症論壇/以為是痔瘡出血,竟是大腸癌初期!林利霏分享「慢生活+早檢查」的黃金保命習慣
-
35歲男只是去拔智齒「整個下顎錯被切除」術後還顏面受損癱瘓
-
臉上為什麼會長斑?雀斑、曬斑、老人斑⋯常見色斑7大類型,1種顏色當心癌變
-
衛福部3月3新制上路 19至64歲高風險納入肺鏈公費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