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臉拚回春 熟齡整形超過年輕族群
整形外科統計發現,國內六十歲以上中高齡的整形人口已超越卅五歲以下族群,特別是微整形,最受熟齡族群青睞。
國際美容整形外科學會(ISAPS)調查顯示,台灣每千人約八人接受整形手術,換算全台約廿萬人接受美容手術,但市場消費年齡層似乎悄悄改變,以往整形手術主要年齡族群集中廿至四十歲,隨著國人平均壽命延長,加上微創手術普及化,整形年齡層有往上發展的趨勢。
台北市整形外科開業醫師林靜芸指出,根據整形外科界統計,二○一四年接受整形手術者,逾六十歲者三成二,小於卅五歲占兩成七;至於非手術的微整形,逾六十歲者四成二,小於卅五歲只有一成六。國內熟齡人口整形需求日漸明顯,不只要「凍齡」,還希望「逆齡」。
林靜芸分析,熟齡族群經過年輕時代打拚,多少擁有一些積蓄,較年輕人更願意自掏腰包回春,注射玻尿酸、肉毒桿菌素、拉皮、割眼袋等,都已稀鬆平常。
她也發現,年輕人整形多為了美觀、吸引異性,老人家則以功能重建及回春為主,提醒長輩,術前、術後都要有務實的期望,千萬不要想要有太大的改變,以免周遭親友難接受,甚至引來異樣的眼光;其次,不建議八十歲整成三、四十歲,感覺年輕個十來歲,比較不突兀。
美容外科醫學會理事、高雄市整形外科開業醫師曹賜斌觀察,對於長輩追求年輕、美麗,為人子女往往反應極端,一是正面鼓勵,願意陪同就醫並出錢;另一派卻認為,老人家就該有老的樣子,也擔心長輩整形需冒手術風險。
北市整形外科開業醫師呂旭彥認為,只要不是在臉上、身上動刀,不妨尊重長輩的意見,重點是以安全為考量,如果長輩本身有糖尿病、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則要格外小心。
推薦文章
-
頻尿、夜尿、小便無力 男性50+易攝護腺肥大
-
75歲醫得糖尿病逾二十年 痛改一飲食習慣「告別藥物」還更年輕健康
-
曾治療陳建仁與林百里!肺癌權威陳晉興:2飲食問題增肺癌罹患風險
-
長期疼痛找不出原因?全身5部位最常肌筋膜疼痛,5運動改善!
-
膽囊切除會有什麼影響?醫詳解膽囊炎症狀 腹痛常發生在「這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