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抹茶喝多容易掉頭髮? 營養師解答真相,關鍵在「它」

世界新聞網 世界新聞網/輯
抹茶示意圖。

近期有些女性在社群媒體上表示,自己開始規律飲用抹茶後出現突發性掉髮現象,為瞭解這種時下最流行、號稱「Z世代的綠色果汁」的飲品是否真的會傷害頭髮,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訪問兩位註冊營養師分享專業看法。

抹茶是一種鮮綠色的茶飲,是將特別種植的茶葉磨成細粉後,再用熱水沖泡而成。這種泡沫濃密、色澤明亮的飲料在日本歷久不衰,近年更是在西方國家暴紅,需求高到出現全球供應短缺,在許多健康網紅間蔚為流行,宣稱抹茶比咖啡更健康。

位於紐約的諾斯韋爾亨廷頓醫院(Northwell Huntington Hospital)的註冊營養師希夫(Stephanie Schiff)說,如果發現自己喝更多抹茶後開始掉頭髮,有可能不是因為茶本身,而是茶中的單寧酸(Tannins)導致。單寧酸是一種植物化合物,號稱有抗氧化特性;但單寧酸可以鍵結鐵離子,讓身體更難吸收這種必需營養素,因此有可能導致缺鐵而掉髮。

咖啡因也有類似效果,抹茶在綠茶系當中含較多的咖啡因,每1到2克就含80毫克的咖啡因。註冊營養師夏皮羅(Amy Shapiro)說,攝取超大量的咖啡因可能會增加壓力荷爾蒙濃度,在特定族群產生暫時性掉髮的症狀,目前沒有證實多少咖啡因會增加掉髮風險,但一般人每天喝一到兩杯抹茶不太可能導致掉髮。

夏皮羅說,有缺鐵和貧血的人掉髮風險最高,包含經血過多、特定腸胃疾病與鐵攝取量過低的素食族群。每天喝超大量抹茶或綠茶濃縮補充品的人也較有可能掉髮。如果擔心掉髮,最好檢查體內鐵含量,而不是自己猜測。

希夫說,身體鐵濃度低的人別在食用含鐵量高的蔬菜以前、食用過程中或剛吃完就喝抹茶,例如菠菜、白豆或豆腐都是含鐵高的蔬菜;如果是從動物產品攝取鐵的人則不會有事。夏皮羅說,植物性含鐵食物推薦搭配維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一起吃,例如柑橘類、甜椒、草莓和抱子甘藍, 因為維生素C可以大幅增加非血基質鐵的攝取,抵銷單寧酸的效果。

夏皮羅說,除非有醫師處方,否則應該避免服用高劑量的綠茶萃取物或補充品,這比喝抹茶更容易產生副作用。她建議有掉髮症狀的人檢查其他常見原因,像是甲狀腺問題、壓力或服用藥物,抹茶僅是其中一種可能因素。

希夫說,單寧酸也可能讓某些人腸胃不適或噁心和消化不良。夏皮羅說,如果抹茶飲用過量,其中的咖啡因也可能使敏感族群失眠、心悸和感到焦慮。極少數情況下,大量飲用抹茶而攝入高濃度的抗氧化EGCG會讓肝臟酵素濃度提升並傷害肝臟,空腹服用綠茶萃取物或補充品的風險最高。

夏皮羅說,喝抹茶能攝取整片葉子的營養,其中的L-茶胺酸(L-theanine)能讓人放鬆又不會嗜睡。希夫說,茶中的EGCG有助中和自由基和其他會傷害細胞的不穩定分子,因此能降低慢性病風險。抹茶也被認為能增加胰島素敏感度,有助於降低血糖濃度,還有研究顯示喝抹茶能降低食慾、增加代謝而減重。

(本文經《世界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抹茶 掉髮 單寧酸 抗氧化 咖啡因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