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凍白飯也能回春 達人教你加熱2步驟有助重現近似現煮口感
許多人可能有類似經驗,冷凍白飯加熱後吃起來變得乾硬無味,與剛煮好的白飯差距甚大。日本媒體「grape」報導,Instagram用戶「りーまま(rimama_kurashilabo)」分享一個實用小技巧,只要稍微調整冷凍與加熱的方式,就能讓冷凍飯恢復近似現煮的蓬鬆口感。
第一步:冷凍時的包裝方式
想讓冷凍白飯變好吃的預備工作,就從白飯剛煮好時開始。當飯鍋一開、熱騰騰的白飯出現時,立刻趁熱用保鮮膜將飯分裝並緊緊包裹,務必把空氣盡可能擠出。白飯冒出的蒸氣中,藏有水分與風味,這些都會影響日後的口感。如果能妥善鎖住,就能防止冷凍後的乾硬。
此外,將每包飯壓成約1公分厚的扁平狀也是重點,這樣可以加快冷凍速度並減少水分流失。之後,再用鋁箔紙將外層整包包裹起來。
鋁箔的導熱性佳,有助於防止冷凍不均,也能避免冷凍庫中其他食物的味道滲入,保持白飯原有的香氣。
第二步:正確加熱方式是「先鬆後熱」
要加熱冷凍白飯時,先拆除鋁箔紙,保留保鮮膜將白飯放入微波爐中,以600W功率加熱30秒至1分鐘。接著打開保鮮膜,用湯匙將白飯輕輕拌鬆,再重新包回保鮮膜,重複加熱一次。
這樣加熱兩次並中途拌鬆的做法,能讓白飯受熱更均勻,口感自然也更加鬆軟。
科學原理解密:澱粉的「老化」與「回春」
根據日本冷凍食品業者「ニチレイフーズ(Nichirei Foods)」解釋,米飯煮熟時,米中的澱粉吸水膨脹,形成像糊狀的結構,稱為「澱粉糊化」,這就是白飯蓬鬆柔軟的原因。
然而,當米飯冷卻或冷凍後,澱粉會釋放水分、結構重新排列,進而產生「澱粉老化」現象,導致飯變得乾硬。
透過以密封保留蒸氣、兩段式加熱的方式,就能讓水分重新滲入澱粉,恢復接近糊化的狀態,就是讓白飯再次變得鬆軟美味的秘密。
推薦文章
-
餐廳賣的炒飯為何總是比家裡做的好吃?廚師解釋關鍵2要素
-
洗完米後絕不要這樣做!專家揭「讓米飯變難吃」的3大錯誤行為
-
你真的需要洗米嗎?這個小動作可能影響健康與米飯品質
-
說食依舊/島嶼的米香
-
簡單的幸福 好好吃一碗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