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咖啡豆在烘焙後十天內就應該喝完?義式咖啡專家這麼說

方言文化 作者:大衛.舒默
在一般的情況下,人們會將剛從烘焙機中烘完的咖啡豆,整袋放入可加蓋的塑膠食品儲存罐中,但烘焙好的咖啡豆無法長期儲存。

空氣的影響

大家想想看,一批剛烘焙好的咖啡豆,就和新鮮出爐的麵包一樣。在理想的儲存條件下,烘焙好的咖啡豆,保鮮時間不會超過十天。你要麼快快用掉,要不你就會在接下來的十天內失去它。這就是一切的規則。

在所有的咖啡製作方法中, 新鮮度是主宰杯中咖啡品質的主要因素。在義式咖啡的例子裡更是如此。豆子的新鮮度是造就醇厚克立瑪的主要關鍵。當義式咖啡從機器中流出來時,大家一眼就能看見,這次萃取時使用的咖啡豆是新鮮或陳舊。比起新鮮咖啡豆濃稠、具深紅褐色克立瑪,陳舊咖啡豆的克立瑪顯得稀薄、水感且顏色較淺,這也顯示了最佳風味的含量多寡。

正如前文所述,要從萃取外觀判斷是否單純因為咖啡豆不新鮮所致,必須以「成功控制其他因素」為前提,否則諸如不均勻的布粉和填壓,或使用鈍掉的磨豆機刀盤等,都會導萃取出來的咖啡顯得稀薄和水感。

我要強調的是:請在烘焙後十天內,就將你的咖啡豆用掉。

短期的咖啡豆儲存技術,和葡萄酒的儲放方式類似:請將咖啡豆保存於原包裝中,並置放於陰涼、陰暗處。在一般的情況下,人們會將剛從烘焙機中烘完的咖啡豆,整袋放入可加蓋的塑膠食品儲存罐中。但烘焙好的咖啡豆無法長期儲存,因此一樣請在十天內用完。將豆子冷藏起來,則可稍微將保鮮期延長個幾天。 如果你的烘焙師十分關心新鮮度,他/她會在你收到的咖啡包裝上標示烘焙日期,這種做法稱為公開日期標註。

此外,好的烘焙師會在烘焙完成後立即將熟豆包裝起來,藉此充分利用此時咖啡豆所散發出來的二氧化碳。烘焙後的咖啡豆會釋放出二氧化碳,也是烘焙的副產品,即前文提過的梅納反應。這將產生二氧化碳、焦糖、複合類黃酮和熱量等(由於烘焙屬於「放熱」化學反應,這意味著它在其最後階段會產生熱量)—如果烘焙後的咖啡豆,沒能放入冷卻盤以風扇冷卻,是有機會自己燃燒起來的!事實上,新鮮烘焙的咖啡會在烘焙後的十小時內釋放出85%的二氧化碳。請務必將這些二氧化碳飽和地填充至袋中。

這種二氧化碳釋放的重要性,在於它會迫使袋中其他的空氣排出,並防止咖啡豆氧化。 換句話說,當熟豆暴露在空氣中,例如打開幾次袋子、倒出咖啡豆之後,就可能會使得熟豆在一夜之間變質。建議大家改從袋子裡「舀出」咖啡豆,而不是用倒的,有助於保護熟豆品質。這是因為二氧化碳比空氣還來得重,當你倒出咖啡豆時,二氧化碳會直接被倒進入儲豆槽中,大家可以想像從罐子裡倒出液體時的動作。(然而,就像影響義式咖啡品質的諸多因素一樣,暴露在空氣中的咖啡豆,其實際壽命還會因其他變數的作用而出現變化,例如空氣溫度和濕度; 高溫和低濕度會大大加速氧化。)

去咖啡因豆與新鮮度

在維瓦奇咖啡店,我們使用衣索比亞的西達摩( Sidamo)作為去咖啡因咖啡豆( decaf)。 並將去咖啡因的工作,委託給位於加拿大溫哥華的瑞士水公司( Swiss Water),不得不說,他們將這項任務做得非常好。使用這款咖啡豆可以製作出我最喜歡的義式咖啡之一。(我的一位試飲夥伴聲稱我們的去咖啡因西達摩嘗起來像水果口味的棒棒糖⋯⋯我知道這個說法有點牽強,但這款豆子確實有其獨特的清淡甜味,且與焦糖不同)。

去除咖啡因時,會破壞咖啡豆內部的細胞壁,但整段過程玄妙得像是完全不可能發生。具體做法如下:首先,你得先將咖啡生豆( green coee)浸在水中,直到黃酮類化合物和咖啡因充分溶解(在此請容我沿用啤酒術語,將之稱為「咖啡麥芽汁」 ﹝ coee wort﹞)。接著,技術人員會對溶液進行處理以去除咖啡因,再將咖啡豆浸泡在咖啡麥芽汁中,直到咖啡豆重新吸收複合類黃酮。最初聽到上述過程時,我的反應是「嗯,聽起來的確就應該這樣處理⋯⋯應該啦。」但瑞士水公司確實專業,經過這番處理後的咖啡生豆口感醇厚,帶有獨特的甜味,但依舊可被清楚地識別為衣索比亞西達摩。

在去除咖啡因的過程中,由於咖啡生豆中的細胞壁遭到破壞,這會使風味物質在烘焙過後加速滲透到豆子表面。 假如其儲存條件和普通咖啡豆差不多,你就會在烘焙後的四天內看到去咖啡因咖啡豆上出現油脂。此時, 請將烘焙後的咖啡豆冷藏,並在五天內使用完畢。

最快在烘焙過後的第五或六天,當豆子表面開始滲出油脂後,萃取過程中的克立瑪會流失得非常快。考慮到這一點,建議大家請烘焙師將去咖啡因豆裝在 2 磅的袋子裡,再將該袋放入密封容器中並冷藏。等到研磨之前再將去咖啡因咖啡置於室溫當中。

※ 本文摘自《大衛.舒默的超完美義式咖啡實作:沖煮工藝、穩定溫控、改機實務,引領義式濃縮邁入精品咖啡殿堂的傳奇經典》。

《大衛.舒默的超完美義式咖啡實作:沖煮工藝、穩定溫控、改機實務,引領義式濃縮邁入精品咖啡殿堂的傳奇經典》

作者:大衛.舒默

譯者:陳俞嘉

出版社:方言文化

出版日期:2023/03/10

責任編輯:辜子桓

咖啡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