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吃魚少 學者:應把吃魚當成輕鬆愉快的事
國人不吃魚、少吃魚,食魚量八年來衰退32%,學者認為原因出在沒人教孩子如何吃魚,國人認為烹調魚類很麻煩,自然愈吃愈少;政府與其花錢收購產銷失衡的魚種,不如收購加工成無刺魚片投入學校午餐,讓學生實際受惠。
嘉義大學水生生物科學系助理教授郭建賢表示,國人的觀念要改一改了,現在已經不是到市場買一整條魚回家殺、去鱗的時代,真空包裝的分切國產魚非常多樣,只需要解凍就可下鍋。
他曾在大學開過養殖與食魚文化的課程,發現大學生都認為吃魚很麻煩,大學生不吃,起源於家裡可能都不吃,家人覺得麻煩就不煮、當然也就沒有吃魚的習慣。
他說,漁業署畫錯重點,官方每次推廣吃魚都找來個名廚、大廚示範料理,一道大菜把吃魚弄得很麻煩複雜,誰還要買魚來吃?他如果自己下廚,將冷凍無刺鯛魚片、鱸魚片真空包裝,解凍丟烤箱就好,撒點海鹽或醬油調味即可上桌,「要讓人覺得吃魚輕鬆愉快方便,才會想要吃魚」。
郭建賢說,國人偏好鮭魚、大比目魚,反倒是真正的國產養殖魚不願吃,政府與其花錢收購產銷失衡的虱目魚、金目鱸、台灣鯛,不如買來幫學校小朋友加菜,加工成整塊魚肉的魚排入學校午餐。否則補助沒進漁民口袋,反倒給了加工廠、出口商,變成外國人在吃台灣好魚,國人沒吃到,這是非常奇怪的事。
琉球區漁會總幹事蔡寶興表示,漁政部門應該多推廣量多質好、價格合宜的魚產品,例如鬼頭刀魚排只是清肉分切,沒有添加任何東西,冬天鬼頭刀量雖少但品質很穩定,值得推薦給國人。
推薦文章
-
「慢老力革命」從控管血糖波動開始
-
秋刀魚Omega-3勝鮭魚!秋刀魚肚裡紅紅的能不能吃,是寄生蟲嗎?專家揭真相
-
20多歲年輕上班族竟骨質疏鬆?醫揭元兇:別以為骨鬆是老年專利
-
別讓變質供品成健康隱憂 譚敦慈教你聰明普渡不吃壞肚
-
中元普渡網議十大熱門供品 注意這些水果不宜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