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飲食指引建議多蔬食 茹素20年醫師分享他的這些改變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職業醫學科主任葉昌明茹素近20年,其低密度膽固醇常維持在心血管疾病的標準以下。他在看診時常分享茹素保持健康的經驗,有的糖尿病患者改變飲食後減少用藥量,有的甚至可以停藥。
葉昌明醫師是慈濟大學醫學系第三屆,學生時接觸佛學社團和為了方便在校用餐,經常都吃學校餐廳提供的素食,大一時多吃素和訓練而跑完10公里,但大二葷食居多且少了運動練習,差一點無法達成學校規定要在1個半小時內跑完的目標。
他提到,成為「素食主義」後,感覺到生理、心理的耐力變得比較好,小時候容易暴怒,吃素以後不會易怒;感冒次數變少,即使得了感冒,也常會在一兩天後就好轉。尤其住院醫師階段,他時常因值班而晚睡或沒睡,當時常常因值班又上班,會持續32小時,但仍保有體力。
葉昌明說,有位60歲左右的老病人,有輕微糖尿病,但因應酬多、飲食沒控制,血糖太高,需要打胰島素。他有查到論文顯示素食對糖尿病也有好處,建議該病人吃素,後來血糖值逐次下降,而原本要吃三種藥且已達最高劑量,也逐漸減至只需服用一種複方藥。
另一位年輕患者,糖化血色素落在危險值,葉昌明建議他多吃蔬菜、少吃動物性食物,飲食變清淡加上運動,藥量一直減量,後來糖尿病好轉,不必再吃藥。
葉昌明指出,2019年加拿大飲食指引(Canadas food guide)歸納出一日飲食建議,蔬菜水果要佔1/2、1/4是全穀類、1/4是蛋白質,而蛋白質又以植物性蛋白質為主,證實多蔬食對健康有幫助。
推薦文章
-
「這3種水果」纖維含量驚人,芭樂上榜!解便秘、控血糖、降膽固醇必吃
-
大蒜怎麼吃最有益?快速剝蒜4方法 先拍打靜置有雙重好處
-
不喝牛奶時哪種植物奶是最佳選擇?豆奶vs杏仁奶營養優缺大車拼
-
揭密!春季排毒首選:高兒茶素綠茶!有助燃脂不復胖
-
健身不只需要蛋白質 營養師揭纖維攝取不足易有哪些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