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這些常見食物含高油脂 吃多恐危害心血管
香氣逼人的食物,通常富含高油脂,及高糖、高鹽調味,吃多不僅吃容易發胖,還會誘發癌症、高血壓、腦中風、心血管等疾病。而除了我們熟知的炸雞、薯條、披蕯、蛋糕等,其他有些食物可能是你不知道,但其實卻含高度油脂。以下幾樣,也是我們家裡及餐桌上常出現的食物,請小心他們威脅你的健康。
1、肉鬆
許多人早上吃肉鬆麵包,小朋友也愛吃肉鬆配飯。酥甜帶鹹的肉鬆本身的原材料就是肉類,已經帶有肉類的熱量及脂肪,而為了產生香酥口感,製程中又加進豬油、糖、鹽等諸多調味料翻炒,簡直就是油上加油,實在不太健康。
比如節氣食物大多屬於高油食物,端午節吃的粽子、中秋節吃的月餅、元宵節吃的湯圓等等。為了增加食物的風味,製作時大多會放入豬油。
2、燒餅、油條
炸油條含油量高這大家都知道,那用烤的燒餅呢?雖然烤燒餅過程不會增加油脂,可是燒餅和麵糰時會放豬油或酥油,而且你也不會單吃燒餅,可能再夾肉、夾油條,這樣吃隨便熱量都超過500卡。
3、紅肉(牛、羊、豬)
一般紅肉,如牛、羊、豬等的脂肪含量,會比白肉(雞肉)來得高。而五花肉、豬腳及肉類外皮,也含高量脂肪。
4、火鍋料
加工火鍋料也是油脂地雷,像是豆皮通常經過油炸、百頁豆腐也會在製程中加入油脂、餃類的肉餡多半用肥肉製成。另外,沙茶醬料、麻辣湯頭的油脂與鹽分更是爆表。
5、節慶食物
端午節的粽子、中秋節的月餅、元宵節的湯圓,也都是高熱量高油脂食物。好吃的粽子內餡就是精彩,有五花肉、香菇、鹹蛋黃、蝦米等,糯米與這些配料再一起爆香炒過,真是令人流口水。但上述這些每樣都是高油脂啊。而月餅也差不多,裡面包蛋黃、滷肉咖哩等,送進烤箱前,麵皮再刷上豬油,熱量、油脂也很驚人。這些節慶食物都要適量吃。
推薦文章
-
曾是胃食道逆流患者 亞大附醫胃腸肝膽科醫師曾晟恩教你逆轉腸胃危機
-
愈好吃的東西愈危險 國泰消化內科醫師陳柏諺揭保養腸胃祕訣
-
每天都在切除大腸瘜肉 北醫消化內科醫師卓庭毅授如何降風險
-
一天一罐可樂讓禿頭風險飆升?最新研究揭含糖氣泡飲恐和掉髮有關
-
「只喝茶不喝水」恐致二次中風!醫:身體脱水釀禍 1天別喝超過3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