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提醒:穴位埋線 不是人人適合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
蟹足腫、接觸性皮膚炎等都不適合
穴位埋線減重副作用比埋針小,但中醫師提醒,並非每個人都適合穴位埋線減重,有蟹足腫體質、容易過敏、有接觸性皮膚炎等都不適合。有患者誤以為單靠穴位埋線就會瘦,仍拚命吃宵夜、大啖麻油雞,結果體重不降反增。
北市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師劉佳祐表示,臨床上有甲狀腺機能亢進、甲狀腺機能低下或多囊性卵巢瘤的患者,若要進行穴位埋線減重,大多仍需配合中藥調整體質才行。蟹足腫體質患者、對金屬或羊腸線過敏,或有接觸性皮膚炎的患者,都不建議使用此方式減重。
增加活動量 突破減重撞牆期
劉佳祐表示,多數患者使用穴位埋線,一個月約可減3至5公斤體重,這樣的減重速度,比較符合人體心臟所能負荷的正常速度,但減重到一定程度,患者多會有一段「撞牆期」,體重降不下來,這時一定要長期、持續的增加活動量,才可突破減重瓶頸。
他強調,民眾減重不可僅單純依靠穴位埋線,還需搭配飲食控制及增加運動量,才能達到想要的效果。曾有一名30多歲的上班族,以為單純僅靠穴位埋線就會瘦,晚上餓了常偷吃宵夜,每次到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看完診後,還順便在附近吃一碗麻油雞,加上平時上班累了根本無力運動,穴位埋線埋了1個月,體重反而從原本的76公斤竟變成78公斤,讓醫師「差點昏倒」。
推薦文章
-
65歲日名醫一周吃四次的「健康飲食」居然是拉麵:營養很多元
-
「白露」後早晚溫差大易出現呼吸道症狀 多吃白色食物抗秋燥
-
以為還不胖?這個隱藏部位變化比體重更早出現還偷走你的睡眠
-
掉髮是洗髮精用錯?壓力禿會自己長回來?醫揭落髮5迷思:恐疾病警訊
-
當壓力情緒過度 七情內傷會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