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 三伏貼改善過敏體質
【聯合報╱記者曾增勳/桃園報導】
「農曆三伏天」今天起進入初伏,中醫三伏天穴位敷貼(簡稱三伏貼),更是「冬病夏治」改善過敏體質的良方,每年各大中醫診所會開三伏貼門診預防治療。長庚醫院中醫內兒科主治醫師顏宏融昨天說,三伏貼對預防改善過敏鼻炎、氣喘症狀有效。
顏宏融說,三伏天是根據農曆天干地支時間,自夏至過後,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這段時間是一年中最熱時期,人體陽氣最旺,氣血通暢,經絡走到肺,敷貼中醫三伏貼,用來調整體質,對改善過敏性鼻炎、氣喘最有效。
長庚中醫部的三伏貼,利用延胡索、白芥子、肉桂等溫陽的中藥調成藥餅,依個人體質敷貼於人體大椎、肺俞、風門、腎俞等穴位,經由刺激經絡、氣血的輸送,將藥物送至病兆,驅散內伏寒邪,達到治病效果。
顏宏融說,三伏貼屬於熱藥,藥性偏溫熱,有「溫肺化痰、溫經通絡」效果,一般使用三伏貼,大人每次敷貼2到4小時、小孩每次敷貼30分鐘到2小時,視年紀、體質而做調整,目的要達到冬病夏治的預防效果。
坊間常有廣告誇大三伏貼,可治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氣喘諸多症狀。顏宏融說,異位性皮膚炎屬熱病,敷貼熱藥(三伏貼)的效果不好,不如使用清熱解毒藥浴方法。
顏宏融說,長庚中醫部研究,過敏性鼻炎、氣喘患者,夏天敷貼三伏貼3到6次(視每人體質)至冬天最冷時候,高達67%的患者症狀改善,如果連續敷貼三伏貼3年的患者,證實過敏性鼻炎、氣喘症狀改善更有加成效果。
長庚醫院中醫部表示,今年「三伏」的初伏今天起10天、中伏自24日至8月12日、末伏自8月13日至22日,常反覆感冒、過敏性鼻炎、氣喘等體質偏寒性者,可趁夏季敷貼三伏貼調整體內陽氣,減少冬季發作,達到「未病先防」效果。
推薦文章
-
大S流感併發肺炎逝!一般感冒會變成流感嗎?如何知道是不是流感?得流感必做7件事
-
流感盛行連女醫丈夫都輕忽「以為睡一覺就好」他後悔:漏做一事防範
-
小S證實大S死訊,流感併發肺炎逝!我得的是感冒還是流感?4大指標教分辨 有這些症狀快就醫
-
發炎、感染易分不清!抗生素用藥2問題導致抗藥性
-
穿高領毛衣不好看怎修飾?造型師提供2具體技巧:方法意外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