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剖經絡奧祕/如果沒有皮膚,情況又怎樣?
【文、圖/摘自《人體的彩虹—見證科學底下的經絡奧祕》/張長琳著/橡實文化出版】
如果沒有皮膚,情況又怎樣?
日本人真有點武士道精神,為了研究「皮膚電阻測量」這個難題,日本的一位生理心理學家本山(Y. Motoyama)乾脆用黏膠帶把皮膚的角質層剝掉進行測量,這顯然是很痛苦的實驗。他發現只有30%的讀數來自於皮膚,而70%的讀數則來自於皮下。所以在經穴的測量中,真正的信號來自於皮下,而皮膚電阻只是對測量的一種干擾。
體液不可能是測量的資料來源
如果經穴電測量的資料並不是皮膚電阻,那麼穴位上和非穴位區的這種巨大的電阻差是源自皮下的什麼地方呢?是不是源自體液?或者說,我們所測得的是體液電阻嗎? 但眾所周知,包括血液、淋巴液、組織液、細胞液等等所有的體液,導電能力都好得不得了,與海水一樣。所以,在臨床用的儀器中可以完全不考慮體液電阻的影響。
神經、血管、肌肉也不可能是測量的資料來源
面對這種情況,許多生理學家和醫生猜測是否經穴電測量的資料是源自神經活動、血管活動或肌肉活動呢?這種猜測是可理解的,但是從物理學的角度則說不通。眾所周知,神經、肌肉、血管、淋巴管等等都浸在體液之中,於是測量電流就可以輕易地繞道而走。這情景就如浸在海水中的水草等生物一樣,絲毫也影響不了海水的電阻和電導。
※延伸閱讀》
‧科學剖經絡奧祕/如果沒有皮膚,情況又怎樣?
‧科學剖經絡奧祕/植物沒有神經 但也有經穴
‧科學剖經絡奧祕/穴位有多大?經絡有多寬?
‧科學剖經絡奧祕/經絡和腧穴會不會移動?
‧科學剖經絡奧祕/皮膚上的電測量資料到底可不可靠?
推薦文章
-
薯條和可樂不健康?神經科醫揭「麥當勞神奇組合」可緩解偏頭痛
-
慢病主題館【預防】半數60歲長者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留意這三點可預防 降低慢性病風險
-
不要只會吃鮪魚、鮭魚!小魚更有益健康 營養師細數6大優點
-
心梗防復發、PCSK9單株抗體助攻 壞膽固醇有望兩週內控制達標
-
不是開玩笑!急診醫證實「3種情況」真的能用可樂急救 但切勿自行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