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躁症中藥治 拉肚子變少
【聯合報╱記者彭芸芳/新竹報導】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平均每10人就有1人患腸躁症,這已是常見的疾病,雖然不會致死或引發癌症,但是對人際關係和生活品質威脅很大,西藥雖可治標,但需長期服用,署立新竹醫院中醫科以中藥疏肝解鬱,已有不少有效緩解案例。
署新中醫科主任彭姵綸表示,一名約40歲的中年男性每天都肚子痛、腹脹,拉肚子5到6次,大便稀軟不成形,已經數年,經西醫診斷為「大腸急躁症候群」(簡稱腸躁症),他非常困擾,不敢出門遠行,因為西藥治療效果差,所以嘗試中醫治療。
彭姵綸診斷,這名病患容易緊張、焦慮、生活及工作壓力大,在中醫辯證上屬肝氣鬱結,影響脾胃功能系統。她使用疏肝解鬱的柴胡疏肝湯、元胡、川楝子,配合健脾胃的六君子湯,治療後腹痛、腹脹的症狀明顯減輕,每天排便減少為1到2次,且大便成形,生活品質大大提升。
隨著病情改善,漸漸減少服藥次數,每天只要服用1次中藥,經3個月的治療後已經停藥,也沒有再復發。她並告知病人,要保持好心情,不能暴飲暴食,以減少發作機會。
彭姵綸表示,腸躁症是一種反覆發生的慢性病,病情嚴重者在遇到壓力時,如旅遊、交際應酬、改變規律的生活方式、暴飲暴食、月經前後、失眠、吵架等,腸躁症會更嚴重。
推薦文章
-
怎讓四五十歲的人腸道恢復活力?營養師推薦4種「益生元纖維」食物
-
標靶治療為HER2陽性早期乳癌帶來新契機! 積極治療,有機會與復發說再見
-
柔腸寸斷仍燦笑 大四女生黃樂心以喜樂對抗克隆氏症
-
高脂優格比低脂優格更能減肥?專家教每週吃「這份量」最能減少腹部脂肪
-
不吃蔬果壞處超乎想像!營養師曝3招「增加日常蔬菜攝取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