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粥加點藥汁 氣味不重又能調養身體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在粥中放入少量的藥汁往往可減少藥味,又能達到養生的效益。中醫師王玟玲日前在一場研討會中表示,例如黃耆、白朮、防風等煮成藥汁雖是中藥,但也可將湯藥放入粥中食用,對需要調養的民眾有幫助。
中醫師王玟玲表示,民眾可以黃耆5錢、白朮5錢、防風3錢3碗熬成1碗,放入鍋中加水與米同煮。這道藥粥較適合肺虛者,呼吸短促,懶於說話,語聲低弱,易疲勞乏力、出汗多,平時易感冒,可酌量增加百合、杏仁、銀耳等補肺食品的攝取。但具體用藥仍需諮詢中醫師。
肺虛是中醫認為身體「衛外不固」的原因之一,身體的防衛不足,自然容易感冒,甚至誘發其他疾病。身體虛自然有利於外在致病因子侵入。
中藥調理方面,多以玉屏風散加減,該方有防風、黃耆、白朮,能益氣健脾,固表止汗,乃治表虛外感自汗的常用要方。適用於治療表虛自汗,體虛、惡風,易於感冒者或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等症,但並非人人都需要採用此方,仍需由中醫師診斷後使用。但這類體質者平時可稍補充一點杏仁、銀耳,有助於改善肺虛。
推薦文章
-
小S證實大S死訊,流感併發肺炎逝!我得的是感冒還是流感?4大指標教分辨 有這些症狀快就醫
-
穿高領毛衣不好看怎修飾?造型師提供2具體技巧:方法意外簡單
-
過年期間就醫 輕症別直奔急診
-
流鼻血頭後仰容易嗆入氣管 正確止血方法揭曉
-
感冒高危險期 優先保暖「2個部位」提升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