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中藥 守原則明禁忌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服用中藥,其實也有一些原則跟禁忌。中醫師莊雅惠表示,服藥時間應依照醫師指示服用,有些處方需要在飯前服用,有些處方則適合在飯後服用比較好。此外,滋補藥以飯前空腹服用為佳,苦寒或刺激性藥物就應於飯後服用比較好,若是有高熱症、熱盛出血者,最好冷服。
莊醫師指出,中藥服用也有一些禁忌,例如服藥時間,只要是屬於黏膩、生冷、不潔或不易消化、含刺激性食物者,應避免食用,滋補藥則不宜用茶水沖服;若患者出現急性發炎時,應暫時停止服用補身藥膳,以免造成病情惡化。
值得民眾注意的是,孕婦不宜自行服藥,最好是經過醫師開立處方或指示下服用比較好,否則藥物可能會影響胎兒,甚至造成流產。
不過,因為藥性的不同,藥物可分為禁用及慎用二大類,禁用藥以毒性強、藥力猛或活血破瘀等藥物為主,這些藥物禁止孕婦使用,慎用藥以清熱通便、利尿除濕、行氣化瘀或辛熱香竄等藥物為主,這些藥物可經由醫師根據病情小心使用,但仍不宜長期服用。
推薦文章
-
左流右新接種踴躍 雙打可降低醫療負擔
-
月餅如熱量陷阱 勿過食可配3款茶
-
按摩2穴位、培養6個習慣 中醫陳旺全教你如何預防及延緩失智
-
50個好故事【脈動台灣 醫路前行】串聯篇1_科技整合
-
喉嚨乾、皮膚癢、便祕…秋燥體質超惱人!中醫教用這些食材補氣潤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