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抗皮膚過敏 長期才能見功效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不少民眾因皮膚過敏長期服藥,寄望針灸後病情能改善。北市聯醫仁愛院區中醫科主任陳朝宗在一場衛教講座中指出,若患者能耐心長期扎針調整體質,針灸可顯現效果,通常每次留針20分鐘,10次為一療程。
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發作起來,病患搔癢痛苦不堪,有些人卻懶得服藥,或想單純透過針灸來治療;中醫認為,針灸雖可發揮作用,單對這類皮膚病,還是需要內服外用處方同時搭配。
欲透過針灸治療,建議有長期進行的計畫,效果較能顯現針對皮膚毛病,醫師表示,較常見針灸穴位有合谷、血海、三陰交,曲池等。軀幹則可曲大椎、肺俞、心俞等。
三陰交取穴位置是足內踝骨正中心直上3寸處,在脛骨之後緣。血海穴取穴法則是醫師以右手掌按其左膝蓋,食指中指等四指在膝蓋上面,拇指在膝蓋內側之上方,拇指尖指到處即是該穴。
曲池穴亦不難找,可彎曲屈手肘拱在胸前,在上下手臂連接處,近肘關節處的橫紋端取穴。合谷穴則位於虎口處。
推薦文章
-
肚子不舒服當心是胃長黴!內科醫建議3類食物幫助預防胃黴菌
-
「穀雨」溼氣重,皮膚病、過敏蠢蠢欲動!中醫授護脾胃、消水腫最佳食物
-
春天就吃「頂級排毒食物」竹筍!藥劑師揭一族群和罹4種病不宜食用
-
紅斑、濕疹又脫皮 季節變化皮膚毛病多 您不可不知的「斑脱疱快送」觀念
-
男性打子宮頸癌疫苗可防HPV,但幾歲打才有益?教授這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