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前後都見效
【聯合晚報/林進修】
三伏貼治療,非得選在初伏、二伏及末伏的這三天不可嗎?答案是:不一定。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中醫科主任黃中瑀解釋,三伏貼起源於明朝的民間,那時候是傳統的農業社會,民眾均依四時節氣過活,而三伏天又是夏季最重要的三個日子,常有民俗活動,因此才選在這三天順便推出三伏貼的穴位敷貼治療,好記又方便。
中醫的三伏天,分別是初伏天、中伏天及末伏天,都是依據節氣曆法計算而來。氣喘、過敏性鼻炎是冬季好發的疾病,均屬肺部疾病,而肺的五行屬金,因此才取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為初伏天,第四個庚日為中伏天,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天,通稱這三天為三伏天,施以三伏貼治療。
黃中瑀說,現在已進入工商時代,大家工作繁忙,很難剛好選在三伏天到醫院接受治療,因此只要選在初伏天的前一個星期,以及末伏天後的一個星期之內,到醫院敷貼治療三次即可,療效應該相去不遠。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主任江裕陽認為,避開三伏天的人潮,可省去排隊及等候的麻煩,說不定治療效果更好。
【2009/06/28 聯合晚報】
推薦文章
-
一直打噴嚏卻不是過敏?小心是血管運動型鼻炎!一表比較病因、症狀
-
沒感冒卻狂打噴嚏、流鼻水?小心是「溫差過敏」醫揭日常預防方法
-
這種「睡眠殺手」竟影響身高?醫:孩子「兩徵兆」要注意
-
咳嗽不能吃什麼?飲食宜忌看痰色,痰色白或黃忌吃的食物不一樣
-
不只呼吸有問題,連心血管都會出事!研究揭空氣汙染對你的8大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