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季節 採用不同養生法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中醫師羅明宇表示,在不同的季節配合環境養生,才能達到身體和情緒陰陽平衡的健康狀態,在中醫古籍《內經》當中,就針對四季給予不同養生法建議,讓身體能夠隨著環境變化,適當調整機能。
中醫師羅明宇表示,春季正是人們陽氣升發的最好季節,如果人們在這個季節調理的很好,就有可能全年的情緒性情處在一個比較好的狀態,因為春季正是肝所主的季節,而肝在中醫的概念裡,是主管七情的重要器官。這個季節的人們應當早起,經常在寬廣的空間散步,放鬆身體,順從和舒緩自己的身體和心情。
此外,夏季正是萬物結實的季節,同樣可以較早起,且不要對夏天炎熱的天氣產生厭惡的心理,不要讓自己發怒,保持心情平靜。
羅醫師表示,而在秋季,天氣逐漸轉涼,早睡早起,人們應該和雞一樣,讓自己的情緒非常安寧,收斂神氣,不要外露自己的情緒。而到了冬天,正是人們收養自己精氣的季節,所以人們可以選擇早睡晚起,最好等見到陽光,這樣可以避開寒氣的損害,可常待在溫暖的地方,也千萬不要讓皮膚過度出汗,以免損傷陽氣。
醫師強調,中醫要求的養生和調節情志的辦法,首先要做到天人合一,順應天氣和季節的不同變化而作出相應的行為,才能使身體健康。
【2009/04/20 台灣新生報】
推薦文章
-
吃對早餐瘦一圈!專家推薦7種早餐食物幫助燃燒內臟脂肪
-
一直打噴嚏卻不是過敏?小心是血管運動型鼻炎!一表比較病因、症狀
-
揉眼睛竟是視力殺手?眼科醫揭為何該停止和安全止癢方式
-
全球高齡化社會失智症來襲,AI植物新藥盼為記憶點燈
-
28歲女因身上異味斷送日本工作!醫:錯把狐臭當汗臭,擦止汗劑、體香膏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