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療法

聯合新聞網 陳維苓中西醫師

【文/陳維苓中西醫師(台中仁美中醫院長)】

西醫的自體免疫和變態反應性改變對身體產生的損害,與中醫的風、濕、熱等邪氣侵入經絡,犯腎侵骨損肝傷筋的解釋具有一致性。如能瞭解病人狀況與使用西藥情形,更以中醫袪風、除濕、清熱,輔以培補肝腎和壯筋骨之品,當能更有效地消除身體不正常的免疫和變態反應。

如何利用中醫中藥來減輕類風濕性關節炎對身體的傷害。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以關節病變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體免疫和變態反應性疾病。凡是構成關節的各種組織,如滑膜、軟骨、韌帶、肌腱和其他相連的骨骼都有病變。中醫稱此病為「歷節風」、「骨痺」、「頑痺」等。在病因方面中醫認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由於風、濕、熱等邪氣侵入人體,流注經絡,使經脈凝滯、血流不暢,蘊於骨節之中。在臟腑方面,中醫認為骨為腎(非西醫所謂的腎臟)所主管,筋為肝(非西醫所謂的肝臟)所主管,腎虛則骨失所養,肝虛則不能濡養筋脈,當病邪纏綿不去,久則漸漸導致氣血不暢,使得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更加複雜。從中、西醫發病的機制中,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西醫所說的自體免疫和變態反應性改變對身體所產生的損害,與中醫的風、濕、熱等邪氣侵入經絡,犯腎侵骨損肝傷筋的解釋具有一致性。假如我們能瞭解病人目前的狀況與使用西藥的情形,更在中醫袪風、除濕、清熱的同時,又輔以培補肝腎和壯筋骨之品,當能更有效地消除身體不正常的免疫和變態反應。

類風濕性關節炎依照病情的輕重緩急,從中醫的觀點可分類如下:

濕熱痺:此證多表現於急性發作期,由於病勢急,可出現關節紅腫疼痛,身熱有汗不解,局部關節屈伸不利,晨起僵硬,煩躁,小便減少而且顏色變深,舌苔黃,脈數。

寒濕痺:此證多表現於中晚期,或陽虛型體質的患者,每當陰雨天會令這類型的病人痛不欲生,因為關節會有劇烈的疼痛感,關節僵硬無法彎曲,尤其寒流來會更加嚴重,若是熱敷可以減輕疼痛。

毒熱痺:此證也常發生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急性發作期,可出現關節紅腫灼熱疼痛,不可觸摸,有時合併皮下紅斑,發燒怕冷,心煩口渴,小便黃,大便硬,苔黃,脈弦滑數。

肝腎虛痺:此證多發生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晚期,因為病久,累及肝腎,造成骨枯筋萎,關節僵直變形,身體羸瘦,生活不能自理,小便減少,大便硬,舌苔減少,舌體消瘦,脈細數。

臨床上見到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多為熱證,但是由於病程日久或者因為體質的因素,其表現可為陽證,也可以為陰證,也可以虛實夾雜或者寒熱並見;門診裡還可以見到一些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人,因服用類固醇後出現舌偏紅、苔膩偏黃、脈弦略數等假象,此時最容易誤診為濕熱,但是久服清熱利濕之劑卻不見效,此乃因服用西藥類固醇後所造成的假象,因此建議病人找中醫診察時,最好事先告知目前服用的西藥有那些(如果那位中醫師懂西醫的話),以免混淆醫師的診斷,而且中醫師也可根據已經服用的西藥,從中西醫結合的觀點來斟酌那一類的中藥還須要開、劑量又該給多少?

類風濕性關節炎其關節局部的腫脹有時頑固不消,成為治療中較為棘手的問題。此種頑固性腫脹,不單是炎性充血、水腫、滲出,更是由於血管翳的形成、滑膜明顯增厚所致。由於血管翳侵入軟骨甚至骨皮質,阻礙了局部的血液供應,口服給藥常難在局部形成有效的血液濃度,腫脹往往頑固不消,發展到晚期則纖維化而導致關節畸形。對於這種頑固性的腫脹,局部外治法在古代的中醫便佔有一席之地,如《靈樞.壽夭剛柔篇》首倡痺症宜局部溫通,用艾灸或蜀椒、干姜、桂心藥燙。因此對於類風濕性關節炎這種頑固性的腫脹疼痛,內服配合外治較能事半功倍。

在治療類風治濕性關節炎的單方草藥時,不能不提到雷公藤這味藥,雷公藤有怯風去濕、活血消腫、消炎止痛等功能,因為療效比較強又比較快,是目前治療類風治濕性關節炎的熱門藥物,但由於副作用比較強,因此一定要在醫師的評估下使用,其副作用主要是胃腸道和皮膚黏膜反應,如胃腸不適、胃口變差、惡心腹瀉、口腔潰瘍、溼疹、皮膚色素沉著等,一般在停藥後會漸漸消失,至於心臟、肝臟、腎臟則無明顯影響。總之,中藥也是藥,中醫也有自己的一套醫理,因此要吃中藥一定要請教中醫,至於目前醫學上一些難治的疾病比如本病或癌症等,中醫與西醫各有其優點與缺點,若能結合中西醫之所長,將可突破治療上的一些瓶頸而造福病人。

※延伸閱讀》
.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的復健運動與居家照顧
.類風濕性關節炎 困擾10萬人
.類風濕性關節炎 可以事先預防嗎?
.類風濕性關節炎 不是無解的痛

陳維苓中西醫師

學 歷: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中醫所碩士畢業 現 任:教育部部定講師、

溼疹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