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童鼻過敏盛行率30年暴增10倍 中醫籲政府正視
學童過敏性鼻炎盛行率30年暴增約10倍,研究顯示,1987年為5.1%,去年已高達49.6%,平均每2名學童就有1人有困擾。中醫師呼籲,鼻過敏影響孩子的注意力、記憶力、學習力與生活品質甚深,衛生單位必須加以正視,進行更多實證研究與防治工作。
台中市中醫師公會鼻過敏防治委員會彙整學術文獻,發現台灣學童過敏性鼻炎盛行率連年攀升,30年暴增約10倍:1987年中台灣6至15歲鼻過敏盛行率為5.1%,1994年為12.46%,2002年為27.59%,2006年針對台北縣6至12歲學童的調查顯示盛行率為41.6%,去年度公會針對2868名台中市6至12歲學童的調查顯示盛行率更達49.6%。
該會主委陳維苓推測,台灣屬海島型氣候、病原菌本就易孳生,加上過去30年來汽機車與工廠排放廢氣、大氣汙染嚴重,以及孩子更容易吃進人工添加物,使得鼻過敏盛行率不斷提升。
林口長庚醫院中醫內兒科主治醫師王品涵表示,鼻過敏典型症狀為陣發性噴嚏、流鼻水、鼻塞及鼻搔癢,有時合併有鼻水倒流、眼睛癢、耳朵癢、時因搓揉造成流鼻血等,一旦控制不佳,常會導致氣喘、鼻竇炎和中耳炎等併發症,嚴重影響睡眠品質與學習能力。研究顯示,患者注意力較不集中、記憶力較差,甚至可能因嗅覺喪失而食慾減退、睡眠間突然咳嗽嘔吐或鼻涕倒流等,長期用口呼吸更提升心肺功能不良等併發症。
預防鼻過敏,王品涵建議,除了作息規律,可藉由運動改善血液循環與神經調節,以強化黏膜細胞、改善體質與增強免疫力;減少環境過敏原方面,宜經常洗曬寢具,花粉季節出外宜戴口罩;天氣寒冷時注意保暖,避免溫差大造成鼻部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的支配失調、誘發過敏。
陳維苓提醒應盡量選吃新鮮的食物,避免選擇人工添加物較多的食品。另外,過敏性鼻炎多屬寒證,患者可適量使用辛溫氣味的食物如薑、韭菜、胡椒、九層塔、薄荷、芥末等,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鼻部症狀。
推薦文章
-
鼻塞可能影響心腦血管健康 嗅覺不佳竟可能是阿茲海默症前兆
-
感冒好了卻還是咳不停?中醫:咳超過8週就是「慢性咳嗽」,這樣調理助改善
-
空氣清淨機能治好鼻塞嗎?醫分析鼻塞原因 清淨機使用3提醒
-
北醫研究:2歲前使用抗生素 ADHD罹病風險增!醫:避免不必要「預防性投藥」
-
「感冒藥」需不需要吃完?先釐清一重點!3種情況一定要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