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進補食材如何選? 中醫師來教你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冬天適合進補,大家吃來吃去,不是藥燉排骨,就是麻油雞,要不就是羊肉爐,吃這麼多高油脂的食材,可能沒有補到健康,反而補了一身肉;進補時除了會用到中藥材四物、八珍、十全之外,至於進補食材該如何選擇,才能吃得健康呢?
吃湯圓也可補身
其實,進補食材也能有不一樣的喔!中醫師吳明珠指出,冬至時會吃湯圓,而且吃湯圓也可補身,吃湯圓時多會以紅糖或是黑糖加上老薑來驅寒,也有客家湯圓會以蔥、薑、紅蔥頭煮成鹹湯圓,加上韭菜和茼蒿;甚至有豆腐湯圓,紅色的部份是用紅麴,紅麴可活血化瘀,避免心血管疾病發作,並且可以有助活化筋絡,達到暖經暖身效果。
可先以四神與四君子湯來調整脾胃
進補少不了會用到四物、八珍、十全中藥材;吳明珠中醫師指出,四物有當歸、熟地、白芍與川芎,八珍是四物湯加上四君子湯的藥材黨參、茯苓、白朮、甘草,若八珍加上肉桂與黃耆則是十全。當歸可養血活血,但是太燥熱體質就不宜,因為當歸還有滑腸作用,會容易拉肚子;所以,最好是能先以四神與四君子湯調脾胃,先調整好熱象,再來吃四物。
感冒及女性生理期不要進補 慢性病人最好是清補
此外,吳明珠醫師進一步指出,全家人可以用羊肉(或依喜好使用雞肉或豬肉)燉十全來進補,但若是感冒、女性生理期就不可以吃;而且對於有痛風、乾癬、高血壓與糖尿病的慢性病人,最好是清補,並且不要用麻油,可用苦茶油,至於薑與蔥則是可用,能夠預防感冒。食材可用茼蒿、菜心、蓮藕、南瓜及黑木耳,黑色的烏骨雞也是補腎的好食材,或是吃些紅豆、桂圓與紅棗。
推薦文章
-
冬吃蘿蔔補氣止咳、調脾胃 咳嗽或氣喘患者可多吃
-
冬令進補小心中西藥混搭風險 中醫提醒避免3大不宜組合
-
天氣轉冷常感手腳冰冷、關節酸痛…立冬養腎讓身子暖起來
-
明天立冬!補氣未必要吃麻油雞、薑母鴨 中醫推「白蘿蔔」調和脾胃
-
5大熱門納豆紅麴推薦! 納豆紅麴成分、功效、安心挑選完整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