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養肺 「白」吃「白」喝
50歲的陳小姐在醫院擔任護理長,工作時間長,又要輪三班,不只體力跟心力耗費大,飲食時間也不正常,導致身體虛弱。因為工作常需要說話,但她最近說起話來總覺得沒力氣,也常常盜汗。前幾天她輪值小夜班,因為整理資料加班加到凌晨5時才下班,疲累的她一走出醫院明顯感到涼意,幾個小時後竟開始咳嗽、喉嚨腫痛。
耕莘醫院中醫師許禎育指出,秋天到了,不只早晚較涼,且天氣逐漸變得乾燥;秋燥會影響肺臟,耗損體內的津液。容易疲累、氣短、常出汗等特徵,可以看出陳小姐偏氣虛體質,這種體質的人肺功能又更弱,因此天氣一有變化就易受影響。
許禎育說,入秋後不只氣溫變化大,且空氣乾燥、空氣中懸浮微粒多,是口咽與呼吸道疾病的好發期,容易出現咳嗽、過敏與氣喘等,皮膚也容易感覺乾癢。
開業中醫師陳潮宗指出,秋季特別需要「潤燥養陰」,在日常生活起居上,早睡可以避免秋季的陰寒之氣,早起有助肺氣舒展; 建議早晚添加衣服預防感冒,並適時補充保濕乳液,改善皮膚乾癢。
在食療上,中醫有「五臟配五色」的說法,肺對應五色中的白色,秋季養肺,可多攝取白色食物。中醫認為,白色食物多偏寒涼,具有滋陰潤燥的效果,且白色食物偏重益氣行氣,多數白色食物是蛋白質的優質來源,經常食用白色食物有益於呼吸系統,能在秋季幫助舒緩秋燥。另外,白色食物也是鈣的重要來源之一,鈣更是滋養肺部不可或缺物質。
許禎育表示,常見的白色食物包括白蘿蔔、白菜、高麗菜、白花椰菜、洋菇(蘑菇)、白木耳、甘蔗等,中藥材中則有杏仁、山藥、茯苓、白芝麻、百合、白芍等。他提醒,白色食物多偏涼,一般體質的人可多攝取,但體質偏虛寒不宜吃太多,建議搭配配其他食物烹煮過再吃,例如梨子加上麥芽糖,或是白木耳搭配桂圓等。
推薦文章
-
春天潤喉就吃枇杷,但「這樣保存」甜度口感都流失!2步驟快速剝皮不沾手
-
喉嚨痛持續超過3週恐怕不是一般小症狀 當心可能是癌症!喉癌6警訊症狀
-
錠劑膠囊亂切亂混 影響療效也不安全
-
洗腎是因為吃太鹹?泡泡尿是腎臟有問題?名醫解析常見腎臟迷思!2類食物護腎
-
多做仰臥起坐有助消除腹部脂肪嗎?專家告訴你真正有效4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