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骨骼、提升心肺功能 跳躍運動可能是延緩老化的健康關鍵
很多人小時候應該都有跳繩(jump rope)的經驗,但你可能沒想過這樣一個跳的動作,不論是用繩子還是徒手,其實都是對身體極有幫助的負重運動。
不管是跳繩還是高衝擊跳躍(high-impact jumping),都能幫助成年人強化骨骼、提升心肺功能、改善協調能力,甚至可能延緩老化。
以下帶你了解這類跳躍運動的健康效益、建議做法,以及適合的人群。
跳繩和跳躍運動效果不同
在討論跳繩與跳躍對健康的影響時,需先理解兩者的差異:
.跳繩:屬於中等衝擊力的有氧運動,以節奏性、持續性為主,可訓練心肺功能、協調性和平衡。.高衝擊跳躍:如垂直跳、側跳、箱跳等,屬於強化骨骼與肌肉的負重運動,能有效刺激骨密度增加。
兩者各有所長,若搭配進行,對整體健康有加乘效果。
強化骨骼預防骨質疏鬆
有研究發現,年齡介於25到50歲的女性每天進行兩次10下的高衝擊跳躍,持續4個月後,髖部骨密度顯著增加。這類運動對於女性尤為重要,因為女性在進入更年期後,體內雌激素下降,會快速失去骨質。
至於跳繩,雖然著地衝擊力較低,但仍屬於負重運動的一種,對骨骼也有正面影響,尤其適合骨質健康尚可、但需改善心肺與平衡能力者。
跳繩的6大健康益處
專家指出,跳繩雖然看似簡單,實際上是一種極具效能的全身訓練。以下為跳繩的主要健康效益:
1.提升心率、增強心肺功能
跳繩是絕佳的心血管運動,可促進血液循環,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2.燃燒熱量有助減重
每跳繩10分鐘平均可消耗約100卡路里,若搭配健康飲食,對減重效果明顯。
3.改善協調和平衡
跳繩需要手腳協同與節奏感,能訓練神經傳導與身體協調。
4.維持骨密度
雖然衝擊力不如高跳躍,但仍能透過重複著地的微衝擊來刺激骨骼生長。
5.容易執行
僅需一條繩子,就能在家、室內、戶外進行,是CP值極高的運動。
6.促進心理健康
跳繩等有氧運動可提升腦內血清素,有助於減輕焦慮與抑鬱情緒。
高衝擊跳躍提升骨密度
如果你的目標是具體提升骨密度(特別是髖部、脊椎等部位),高衝擊跳躍會是更直接有效的選擇。例如:
.箱跳(Box Jump).側向跳(Lateral Jump)
.連續垂直跳(Vertical Hops)
研究指出,每週幾次、每次數十下就可能在半年內改善骨密度。專家補充,跳躍不需天天做,但規律執行可大幅改善骨骼健康。
留意並非人人都能跳
儘管跳繩與跳躍好處多,但有以下情況者應特別注意:
.正在經歷關節疼痛、膝蓋或髖部不適.體重過重、肌力不足
.已被診斷為骨質疏鬆者
專家建議,上述3類人應優先進行阻力訓練,待強化核心與下肢肌群後,再逐步嘗試跳躍訓練。
【資料來源】
.Jumping could be the key to staying healthy as we age
.Hop to It: 6 Benefits of Jumping Ro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