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迷思 路跑前後這樣吃
路跑已成全民運動,民眾對跑步前、中、後要如何攝取營養或喝水,卻充滿迷思。醫師指出,路跑前、中、後的營養與水分攝取相當重要,但大家卻常有錯誤迷思,例如認為跑步前要先吃點東西,但事實上運動時間若不到90分鐘,不必事先補充養分。
林口長庚復健科住院醫師王思恒說,民眾運動時間若在60到90分鐘,運動前不用特別補充營養,若超過90分鐘,運動前4小時,分段補充碳水化合物,約為每公斤體重1至4公克的碳水化合物。
戶外運動會流失大量的水分與鹽分,體內水分不足,體能表現也會下降,還會增加中暑風險。王思恒說,任何運動,補充水分都是必要的,若汗水流失特別多,水中可以加鹽補鈉離子。
不過,運動60到90分鐘,並不會讓身體燃料耗盡,王思恒說,此時不需要特別補充運動飲料,若超過90分鐘的運動,每多1小時,就應該補充30到60公克的碳水化合物,而此時補充運動飲料是不錯的選擇。
王思恒說,運動後無須額外補充營養,但對訓練量大、頻率高、連續賽事的運動員,運動後可分4小時內補充每公斤體重4公克碳水化合物,再加上1公克蛋白質,可以幫助肌肉合成肝醣。
長庚醫院9月10日於台北、嘉義、高雄三地舉辦「2018永慶盃路跑」,由亞運男子體操鞍馬金牌得主李智凱擔任活動代言人,預估約有4萬人參加。
推薦文章
-
嚴格全素、避開日曬?營養師曝看似讓人健康的8事其實很傷身
-
正在減肥,早餐應該吃什麼?研究揭性別不同吃的也有差異
-
77歲醫師「一日一餐」晚餐放肆吃!他自豪40年沒生過病曝健康秘訣
-
健康你我他/送自己營養諮詢 改善慢性胃潰瘍
-
外科醫每天手術後猛灌「500ml健康飲料」一掃疲憊 事後超後悔:傷肝的毒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