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主題館/開發味覺智能 嚼出魔鬼身材

聯合新聞網 聯合新聞網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專題報導】

不少胖哥、胖姊努力減肥,總是功虧一簣,專家指出,除了少吃、多動,想要遠離肥胖必須克服暴飲暴食的「心病」,若能開發自己的「味覺智能(Taste Quotient,TQ),平時細嚼慢嚥,體重自然不會飆升。

台大醫學院外科副教授趙世晃離開台大後,轉攻減肥門診,近年來陸續幫4萬多人成功減重,他發現,減重成敗關鍵來自於病人本身的「心病」。他說,有的肥胖者即使接受胃間隔減重手術,還是瘦不下來,問題就在於他們繼續以「胖子頭腦」吃東西,永遠吃不到滿足點。咀嚼少及吞嚥快,是易致肥胖的飲食特點。

趙世晃目前擔任台中大里仁愛醫院最高顧問,他曾比較肥胖者和正常體重者的飲食習慣,同樣面對一碗380公克的肉鬆稀飯,肥胖者平均咀嚼82次就吞下肚,標準體重者則平均咀嚼157次才吃完;一口18公克的蒟蒻乾,雖然不易咀嚼,但胖男嚼不到60下就解決,一般人至少嚼170多下。

趙世晃認為,每個人表現出來的「吃相」,不論細嚼慢嚥、狼吞虎嚥、漫不經心或談笑風生,都代表其「心性」,狼吞虎嚥型的人做事比較急躁,速戰速決,但戰鬥式的吃法,往往喪失味覺感知能力,即使已吃下肚,卻食不知味,也就是「味盲」。

他強調,大多數肥胖者由於味蕾得不到滿足,大腦感受不到「吃飽的滋味」,以致愈吃愈多,身材容易發胖。如果要減重,就要開發TQ,學會用「心」吃東西,細嚼慢嚥,當懂得品嘗食物美味,以及滿足的進食,自然而然就會控制飲食,不會暴飲暴食。

署立雙和醫院社區醫學部主任祝年豐表示,國外也有類似研究,發現進食習慣狼吞虎嚥者,比細嚼慢嚥的人來得重,除了用餐速度快,吃的東西比別人多,也與口腔及胃腸道荷爾蒙有關,吃得快,食物在胃裡存留時間太短,大腦飽足中樞就感受不到吃飽,也就吃得多。

不過,祝年豐認為,雖然吃得慢變胖機率變低,卻有但書,一方面是因人而異,另一方面則是少吃高熱量的食物,因為這類食物不管多嚼10下、20下、30下,還是可能會變胖。

味覺智能(TQ)訓練6招

1.細嚼慢嚥:每一口食物都多花一點時間

2.不分心:吃東西時不看電視或做其他事

3.讚美感恩:當做最後一餐,並說出自己的感動

4.分享與參與:品嘗食物美味並與他人討論

5.多食粗食與蔬食:避免精緻食物以及高油、高鹽、高糖等食物

6.平衡知足:學會餓肚子也不會心慌

肥胖 細嚼慢嚥 減重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