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148公斤被吐槽 胃束帶手術讓他變小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身高168公分,體重148公斤,一名骨科醫師體型胖到有點誇張。門診時,建議膝蓋疼痛的病患要減肥,常會被吐槽,一點說服力都沒有。直到他接受胃束帶摺疊手術後,體重減了近60公斤,從大胖變成小胖,感覺年輕許多。
高雄義大醫院國際減重暨糖尿病手術中心最近兩年來完成80例胃束帶摺疊手術,個案都屬於病態性肥胖,身體質量指數(BMI)都超過50以上,其中不乏BMI大於70的超級大胖子,體重重達245公斤。
臨床追蹤,這些患者術後第一年,平均減去60%多餘體重,第二年則減去74%多餘體重。以該名骨科醫師為例,原本148公斤,目前不到90公斤,儘管以168公分的身高來說還是算胖,但已讓他很開心。
身材過胖,影響工作與自信,擔任房仲業務的張小姐也有切身之痛,一度胖到101公斤,2009年11月底接受胃束帶摺疊手術,體重減至74公斤。
高雄義大醫院國際減重暨糖尿病手術中心主任黃致錕指出,BMI超過32,且罹患嚴重代謝疾病的病態性肥胖患者,由於減重不易,大都接受胃繞道或胃縮小等手術減重。
不過,胃繞道、胃縮小等手術都屬於不可逆,胃腸被切割之後,很難再恢復到原來形狀。另外,病患術後容易貧血、營養不良,必須長期補充維生素,讓胖哥胖妹裹足不前。
黃致錕解釋,胃束帶摺疊手術具有可逆性,將環狀束帶放在胃部上方,形成一個25c.c大小的胃囊,只要吃一點食物,就有飽足感。再者,將大胃囊以摺疊方式縫合,使胃容量減少至100毫升,減少進食量。
另外,手術過程中,將皮下注射調整器放病患體內,如果遇到減重停滯期,可調整束帶,將胃囊縮小,以便於繼續減重,達到一次手術雙重減重的效果。
黃致錕指出,該項技術係由義大醫院獨創,日前獲得美國肥胖外科醫學會期刊的認可,提供了病態性肥胖性患者另一種治療選擇。
推薦文章
-
許金川/103歲老先生:「那些聽醫師的都走了」
-
年輕就得糖尿病能恢復健康嗎?病友醫師分享重拾正常血糖血壓一習慣
-
吃完飯總昏昏欲睡?跟血糖波動有關 醫教這樣調整進食順序
-
胰臟癌的腹痛會痛到背部!胰臟癌6症狀 忽略早期警訊確診常已轉移
-
不愛吃甜食、不愛喝含糖飲料 為何會得糖尿病?仔細監測一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