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減肥 別挑晚上吃東西
【聯合報╱記者張嘉芳/台北報導】
想減重,吃東西最好別挑晚上。學者表示,晚上人體的新陳代謝率較慢,吃飽沒機會消耗熱量,即使吃下肚的總熱量一樣,但睡前3小時內吃東西,就是比較容易變胖。
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副教授楊淑惠說,身體在晚上基礎代謝率會比白天下降10%。北醫保健營養學系教授劉珍芳說,晚上或睡前吃東西其實不太有機會運動,新陳代謝率慢讓熱量儲存,就易發胖。
台灣肥胖醫學會常務理事蕭敦仁指出,減肥成效好壞其實跟身體的基礎代謝率有關。門診中有一名30歲的美國女留學生,屢次減肥、屢次失敗,愛吃速食食物、不愛運動的她,每次只想藉助藥物或代餐減重,身高155公分,體重達70公斤,體脂率竟高達50%,即身體的一半都是脂肪。
蕭敦仁說,女生體脂肪超過30%就屬肥胖,女留學生長年都在減肥,基礎代謝率卻不到800大卡,相較一般女性每天1000至1200大卡有段差距,女學生以極端方式減重,其減下來的並非脂肪,而是水與蛋白質,因此只要一吃就復胖,形成溜溜球效應,越減越胖。醫師要求女學生多做有氧運動,以提高基礎代謝率,5個月下來,目前體重已瘦4公斤。
劉珍芳表示,減肥與食物形式無關,重要的是「總熱量」概念,液體食物的胃排空速度快,反倒不易有飽足感,食物代償作用下,下一餐恐將攝取更多熱量。
推薦文章
-
【活動資訊】排毒、降血壓還能促進新陳代謝,慢性腎臟病可以喝健康飲品西芹汁嗎?07/19「一起聊腎事」講座醫師、營養師為你解答
-
每周上健身房5天、飲食清淡 教練健康亮紅燈「原因全出在運動」
-
停經、臉頰凹陷顯老態…節食快速減重反使皮膚下垂!「3招」吃對餐食比例才能瘦
-
奇異果連皮吃更好!營養師教怎麼吃可解便祕兼穩血糖
-
三多健康最前線/世壯運掀高齡運動風潮 營養師:銀髮族補對蛋白質 更易長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