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成效卡關 恐是澱粉、蛋白質吃不夠
想運動瘦身卻卡關,恐是營養吃錯了。一名年輕媽媽產後體脂率37%,她想剷肉,但重量訓練三個月卻不見成效。運動營養師檢視她的運動菜單,發現她重訓後只補蛋白質,澱粉吃太少,大量體能消耗後沒補對營養,不只瘦身卡關,還可能降低免疫力,變得容易疲勞或生病。
運動營養師楊承樺說,運動風潮再起,一般輕度運動族通常以慢跑、單車等有氧運動為主,但頻次與強度可能都未達到每周150分鐘的基本標準,就有不少人會選擇較激烈的重訓健身來幫忙,提升肌肉量來幫助增加基礎代謝。
楊承樺說,人體每增加1公斤肌肉,代謝率平均約可提升三到五成,約等同每天多22大卡的熱量消耗。不過,重訓後體能大量消耗、肌肉分解損傷,應於運動後1小時內補充足夠的澱粉及蛋白質,幫助身體修復。
楊承樺強調,若錯過黃金時間,或補錯營養,或澱粉吃過少,健身效果均不佳,也易疲倦感冒。
楊承樺說,他遇到不少女性誤以為運動後不吃瘦更快,卻導致飢餓感上升而出現暴食行為,也有女性重訓後只吃生菜沙拉,體能修復不好,結果愈運動愈疲憊,反而讓運動變成一種壓力。
楊承樺說,想達成運動瘦身的外觀改善效果,「肌耐力」與「肌肉/脂肪比」是兩大關鍵指標,前者可透過重訓運動養成,後者則需正確的營養搭配,例如低糖或無糖豆漿、水煮蛋、雞肉沙拉、香蕉、燕麥穀片、地瓜等。
當然,若攝入熱量高於運動消耗,肌肉線條也會不明顯,甚至脂肪堆積在增加的肌肉外層,視覺上反而更臃腫。
楊承樺特別提醒,切勿將痠痛疲勞當作運動效果的展現,比起每次從事高強度運動帶來的痠痛,不如每天持續中到中高強度的運動,漸進式提高運動強度,可避免運動撞牆期報到,更有信心維持運動習慣不中斷。
編輯推薦
推薦文章
-
不要只會吃鮪魚、鮭魚!小魚更有益健康 營養師細數6大優點
-
一直放屁正常嗎?醫曝「連環屁」背後身體警訊!好幾天沒放屁也危險
-
脂肪最少的部位不是雞胸!5款雞肉營養大PK 加入一物強化鈣吸收
-
血糖高可以吃麵包嗎?避3種「危險麵包」 愈柔軟的麵包愈邪惡!
-
標靶治療為HER2陽性早期乳癌帶來新契機! 積極治療,有機會與復發說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