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招預防大腸癌很有效 卻被很多人嫌麻煩
預防大腸癌的糞便潛血檢查,好像很麻煩?大腸癌發生人數連續第11年蟬聯十大癌症之首,藝人賀一航、豬哥亮相繼罹患大腸癌病逝。但大腸癌可以預防,實證研究顯示糞便潛血檢查是有效的預防工具,且篩檢並不麻煩。
衛福部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指出,「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只需要將採便管帶回家,使用採便棒在糞便上來回沾幾次、放入專屬套管後,再送至符合健保特約的醫療院所就行了。採便前不需要灌腸,也不需要限制飲食。
國立台灣大學公衛學院研究團隊,過去透過資料分析有接受篩檢跟沒接受篩檢的民眾,比較兩者死於大腸癌的風險。研究結果顯示,若篩檢率為21.4%、定期複篩率為30%,可降低10%的死亡風險;若篩檢率與複篩率同樣達40%,可降低23%的死亡率;若篩檢率達60%,則可降低36%的死亡率。
有鑑於大腸癌多發生在50歲以後,衛福部國健署提供50至74歲的民眾每2年1次免費的「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符合資格的民眾可多加利用。
除了定期篩檢,預防大腸癌還須注意生活習慣。衛福部國健署建議飲食要避開紅肉(豬、羊、牛)與加工肉品(香腸、臘肉、培根等),肉品改吃白肉(魚肉、瘦鷄肉等),要多吃蔬菜,烹煮食物時以清燙取代油炸、燒烤。另要規律運動、注意體重控制。
推薦文章
-
便便帶血別當只是痔瘡 定期受檢才能早期發現大腸癌
-
謝謝你留下來陪我/3種語言活化腦力 謝謝你還記得我
-
37歲媽媽愛運動、無家族史 忽略「類更年期症狀」一檢查就是大腸癌末期
-
哪種漢堡最不健康、易增癌症風險?麥當勞、漢堡王幾家品牌比一比
-
英研究發現一香料是「抗癌超級食物」有助預防大腸癌 每天吃降低腫瘤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