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做大腸鏡 瘜肉3年變癌症
十大癌症中大腸癌蟬聯首位11年,每年約1萬5千人罹癌,5700人因此死亡。每年雖有120萬人透過糞便潛血篩檢,但看到篩檢結果異常,卻多達3成民眾因害怕大腸鏡檢查等原因,逃避後續確診。醫師警告,從大腸瘜肉變成大腸癌只需要三年,篩檢後的確診非常重要。
今年56歲的張先生,50歲可免費做糞便潛血檢查後,定期兩年做一次篩檢,前兩次都沒事,今年發現篩檢結果異常,他起初非常排斥做大腸鏡,家人催促,確診時只是有瘜肉,直言大腸鏡不會痛,但下腹有點脹,醫師都會以聊天協助適應,甚至笑說「你的大腸好漂亮」。
據國健署癌症篩檢資料庫,糞便潛血篩檢結果陽性異常民眾做後續確診,93%有大腸惡性瘜肉、7%是大腸癌,台大醫院內科部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李宜家表示,提早發現瘜肉並切除,就可排除大腸癌風險,「甚至不用算五年存活率,因為患者100%能繼續活下去。」
李宜家強調,潛血陽性患者中,2人就有1人有瘜肉,22人中1人已是大腸癌,但他在臨床上,卻發現民眾對大腸鏡確診態度消極,「有人甚至寧願再做11次篩檢,就是要做到結果呈陰性」一拖兩年,這段期間大瘜肉已變成大腸癌,大腸癌也可能隨淋巴移轉至肝、肺。
李宜家提醒,大腸鏡確診時間拖延6至12個月,罹患大腸癌患者增加3成;潛血篩檢報告出爐3個月內大腸鏡確診,可降低60%十年後大腸癌死亡風險。「民眾不來確診的主因怕做大腸鏡,但隨醫療技術進步,麻醉就可大幅改善異物感。」
推薦文章
-
飲食習慣及生活方式皆相似,美雙胞胎1癌末1健康!醫分析原因
-
2025癌症論壇/以為是痔瘡出血,竟是大腸癌初期!林利霏分享「慢生活+早檢查」的黃金保命習慣
-
21歲雙胞胎姊姊罹大腸癌晚期、妹妹仍健康 醫推測:一關鍵讓兩人命運大不同
-
日本知名癌症專家:3類食物吃多會增加罹癌風險!雞蛋一天一顆即可
-
科普好健康/膽道疾病攻略 遠離癌變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