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患者接受免疫療法 緩解症狀
67歲張姓婦人罹患胃癌末期,手術切除部分胃後,接受化學治療,病情起伏藥物未能控制,因腸阻塞無法進食、喝水,後採用免疫療法,經1年治療,癌症指數獲得控制,症狀緩解。
台中慈濟醫院今天表示,張姓婦人罹患胃癌,2年前接受胃部手術,切除2/3的胃後接受化學治療,但病情起伏,次年又因惡性腸阻塞無法進食,詢問醫師意見後,決定採用免疫療法。
張婦接受免疫療法後,出現皮膚癢、皮屑一直掉的症狀,一般外科主任余政展表示,這是病人對藥物有反應。為解決張婦進食問題,余政展剖腹探查,發現張婦腹內的腸子黏的非常緊,無法做繞道或造口,這是胃癌病人最糟的狀況。
家屬接受最壞結果的心理準備後,張婦的腸子開始通了;無法進食、排便的狀況也在第二次免疫療程後好轉;余政展推斷,應是免疫治療發生作用,腸道恢復通暢活力。
余政展表示,張婦免疫療法每月2次,近1年治療後,癌症指數恢復正常,檢查都在正常範圍內,腹水消失、腸道恢復通暢,癌症的症狀獲得完全緩解,無新病灶出現。
余政展指出,免疫治療藥效發揮作用的機轉是激發人體免疫T細胞毒殺癌細胞,研究報告的反應率大約1到2成,張婦對免疫療法反應顯著是突出個案。
癌症中心主任高瑞和提醒,免疫治療已是癌症治療不可或缺的部份,但相關資料仍在累積,還有很多未知的部份要探討,病人是否使用免疫治療前仍要有正確觀念,就是免疫治療雖然已被證明有效,但仍非第一線藥物。
推薦文章
-
30歲男一周運動五天 探病順便健檢「驚見胃裡長50個腫瘤」胃全被切除
-
鼠蹊部鼓一包不是胖!小兒疝氣別輕忽 醫師提醒:拖越久風險越高
-
轉移性大腸癌根治新攻略:醫師解析一線至四線用藥選擇
-
諾貝爾醫學獎 美日3學者獲殊榮 研究發現有助癌症治療
-
10個胃癌有9個是這隻菌 醫:多為經口傳染 「全家一起中獎」機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