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茜驚傳肺部長腫瘤 嘆空汙嚴重、醫院缺CT儀器
陳文茜驚傳肺部發現腫瘤,需住院開刀治療,為此向主持長達十三年的中天「文茜的世界周報」告假二周,她二月底發現容易喘、呼吸困難,心跳加速到一百下,檢查後發現肺部腫瘤,須切片化驗。她本人手機未接,昨助理表示她已經入院,預計今天開刀。
陳文茜有家族肺腺癌病史,為求慎重,她到台大醫院檢查,禁水、禁食長達十幾個小時,接著是漫長的等待,等待過程一度不適,「我的病症算初期,已經很不舒服,重症患者更痛苦。」
她發現,一般民眾進行肺部電腦斷層掃描(CT),僅能到大型醫院,或一定層級的醫療中心,空汙嚴重的地區如高雄、屏東、南投埔里,配有相關設備的醫療院所更少,許多空汙地區病患對肺腺癌的篩檢集中於指定醫院,導致等待檢查的時間更為漫長,甚至要三至四個月。
陳文茜臉書貼文,術後康復,將與醫師攜手推動肺癌篩檢普及化,讓更多醫院配置電腦斷層掃描儀器。
對此,國健署及專科醫師皆表示,低劑量斷層掃描仍有輻射風險,若要檢測,建議對象為五十歲以上、抽菸史逾廿年的老菸槍。是否針對兩大族群進行篩檢,國健署仍在評估討論。
高雄長庚醫院肺癌團隊召集人王金洲表示,肺癌是台灣盛行率、致死率最高的癌症,由於胸部X光有死角,且照不出太小的腫瘤,通常發現時已經晚期;若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可揪出第一期肺癌,但仍有輻射疑慮,因此只宜針對兩類族群做篩檢,一是抽菸逾廿年的老菸槍,另一為有家族史者,皆在五十歲之後較適合篩檢。
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說,做一次低劑量斷層掃描,相當於照五十至七十次胸部X光的輻射量,就算是「低劑量」仍有輻射風險。美國曾針對抽菸近四十年、每天至少抽一包菸的老菸槍進行低劑量斷層掃描篩檢肺癌的研究,發現篩檢陽性率僅百分之廿五,最後確診率僅百分之三點六,但能降低死亡率兩成。
※ 點我加入元氣網LINE@ 好友,掌握最新健康、講座資訊!
推薦文章
-
許金川/體檢過後,老婆突然變溫柔了?!
-
上班疲累又頭痛,健檢揪出代謝症候群!5招有助管控健康
-
【慢病最愛問】肺纖維化的併發症、共病還有哪些?要如何診斷、治療?
-
前職棒球星每天運動、重訓卻罹癌?原因可能「這習慣」
-
杏仁一天可以吃幾顆?什麼人不能吃?不同品種功效禁忌各異,「這種」含毒素應煮沸後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