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口服新藥 降低復發風險
卵巢癌為女性致死率最高的婦科癌症,由於早期症狀不具特異性,大部分患者以為只是腸胃問題,以致延誤就醫,超過一半以上患者確診時都已經到了晚期,因近10年來並無新藥,傳統化療治療陷入瓶頸,五年存活率僅約兩成。
雙和醫院副院長、婦癌權威賴鴻政表示,目前卵巢癌一線治療以化療為主,但療效持續的時間有限,且常合併噁心嘔吐、掉髮等副作用,最令人遺憾的是,雖然身心承受煎熬,但仍有八成患者因抗藥性而不幸復發。
近年來,卵巢癌藥物的研發有了重大突破,在使用化療時,搭配口服標靶藥物PARP抑制劑,可以有效延長無疾病存活期,從原本六個月延長至十八個月,而存活期超過五年的患者比率則遠超過接受傳統化療的病友。
賴鴻政指出,此口服標靶新藥原本用於完成化療的卵巢癌病友,持續使用,藉此延長復發時間。門診一名病友從前年12月就開始接受口服標靶維持療法,迄今已經一年多,病情穩定。
愈來愈多研究證實,如果往前挪到第一線,打化療時合併口服標靶,也能獲得不錯的效果。該項研究去年底發表於歐洲腫瘤醫學會亞洲分會,婦科腫瘤界認為,這是近十幾年來,在卵巢癌一線治療上,最具有突破性的進展。
這項第三期臨床試驗證明,新診斷且帶有BRCA基因突變的病人,如果術後化療時,合併此口服新藥,作為第一線維持性療法,則可以降低七成復發風險,約有六成患者在治療三年後,仍處於無病存活期,而實驗組與對照組等兩者的無疾病存活期相差了三年。
由於卵巢癌仍無有效的篩檢方式,吳鴻政提醒,40歲以上女性,如果異常出血、經常腸胃不適,就應即早就醫檢查,如不幸罹癌,盡量保持正面想法,把癌症當成慢性病,長期抗戰。
推薦文章
-
每年新增逾萬名患者 大腸癌免疫治療納入健保給付
-
60歲男嘴裡長雞蛋大腫塊「確診喉癌」醫驚曝:40年前口交感染
-
科普好健康/兒童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初期易發燒、出血、瘀青
-
沈玉琳罹血癌/化療超花錢!有人半年花250萬、他靠6個防癌險撐三年
-
沈玉琳罹癌暫別螢光幕 血癌是絕症嗎?醫界曝治療真正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