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癌症高峰論壇/生物相似藥有助健保節流 促癌症新藥納保

聯合報 記者韋麗文/報導
生物相似藥在國內似有推展不開的情況。圖/123RF

生物相似藥取代過專利期的生物藥,已成世界主要趨勢,然而在國內卻推展不開。醫師認為,病人使用生物相似藥與原廠生物藥,預期會有相似結果。不論新病患或轉換藥物者,都可以考慮使用。引進生物相似藥而撙節的健保費,則應用於新藥新科技引進,以提高癌患的新藥可近性。

馬偕醫院血液腫瘤科資深主治醫師張明志 圖/張明志提供

馬偕醫院血液腫瘤科資深主治醫師張明志指出,全球藥品研發朝著大分子生物藥驅動,生物藥在藥品市場迅速攀升,最常用於自體免疫疾病及癌症標靶治療,成為治癌重要工具。不過,高昂的藥費與持續使用生物藥的病人越來越多,造成健保財務上的沉重負擔。

張明志說,隨著生物藥專利到期,具有開發能力的藥廠生產出相似藥,稱為「生物相似藥」,品質、安全及療效與原廠的生物藥無差異。國內已經核准二十種生物相似藥上市,並獲得健保給付,如Trastuzumab、Rituximab、Pegfilgrastim、Filgrastim、Bevacizumab等。中華景康藥學基金會引用台灣醫藥法規學會資料指出,引進生物相似藥可撙節健保支出,當替換率達二成時,可為健保省下237億元。

國外的生物相似藥取代率達八成。

歐洲是最早引進生物相似藥的區域,張明志說,國外的生物相似藥取代率達八成,因國外病患要付部分負擔,對於藥價較敏感;反觀國內「醫院不推、病人不用」,因此生物相似藥在國內似有推展不開的情況,國內醫療院所則多以生物藥與生物相似藥並存為主。

病患最擔心的是療效與安全性,癌症病患可以用生物相似藥取代生物藥嗎?張明志認為「沒問題」,但應善盡告知責任,不論是未使用此生物藥的新病人,或是原先使用原廠藥之病人,都可以跟醫師討論。而自費使用者,也應該告知價格差異。

張明志強調,過專利期的生物藥,使用生物相似藥取代是國際趨勢,可以減少健保支出,而樽節的費用應再回到癌症治療,引進更新的治療藥品,以提高癌症病患的新藥可近性。

最畏:死亡、無人照顧、孤獨,對疾病的未知籠罩癌症病患的心。

無畏:不過份執著的高貴心態,讓人無所畏懼。

【癌症心聲大調查】填問卷抽好禮

.【2022癌症高峰論壇】

免費報名 https://pse.is/423qsw

電話報名:(02)8692-5588 #2698

2022癌症高峰論壇/無畏・癌症教會我的事 精彩活動內容

生物相似藥 健保給付 癌症治療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