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癌症論壇必知九件事之4/疾病風險預測模型
每個人都想要知道自己未來會罹患一種特定疾病的可能性。如果可能性低,就比較放心,如果可能性高,則看醫師能不能把這可能性降低或做其他處理。好萊塢女星安潔莉娜裘莉便是經過乳癌風險評估,預先做了乳房切除手術。
在醫學上,把這類用來預測未來生病機率的工具叫做「疾病風險預測模型」,它是當今精準健康及醫療的重要工作目標。在癌症方面,最有名的例子便是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在1989年提出的「乳癌風險評估工具(Breast Cancer Risk Assessment Tool)」。
時至今日,乳癌、肺癌、大腸直腸癌等都有許多相當好的預測模型。各模型所使用的預測因子各有不同,適用人口族群也不同,其準確度也有差別。
發展一個好的模型是重要卻未必容易的事。要搜集、利用適切的數據建立易於解釋的統計模型,再利用適切的新數據評估準確度。要臨床醫師、流行病學家及統計學家共同合作才能完成。
想知道更多「疾病預測模型」的訊息,請鎖定3月28日(日)上午10時40分至11時,由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名譽研究員熊昭主講:「癌症風險及預後預測—健康大數據之應用」。
2021全癌解碼精準治療 癌症高峰論壇
3月27日(六)、3月28日(日)10時起全程直播,請鎖定元氣網粉絲團
直播留言抽總金額2萬元禮券!
推薦文章
-
長期被忽略的平價好食物!醫推薦3個「超級食物」低調又健康
-
許金川/體檢過後,老婆突然變溫柔了?!
-
上班疲累又頭痛,健檢揪出代謝症候群!5招有助管控健康
-
【慢病最愛問】肺纖維化的併發症、共病還有哪些?要如何診斷、治療?
-
前職棒球星每天運動、重訓卻罹癌?原因可能「這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