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治療副作用 你我他不一樣
【元氣周報/記者施靜茹/報導】
「怎麼辦?我得了癌症!」雖然癌症治療發展精進,一些癌症甚至被視為「慢性病」,但治癌療程所引起的身體副作用,或擔心復發的心理壓力,箇中滋味不是過來人,實難想像。
癌症須視患者病況,透過手術切除、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標靶藥物等不同組合治療方案來對抗。
化療和放療 傷身體三系統
放射線治療,是用高能量X光殺死腫癌,希望腫瘤縮小甚至消失,但過程也可能傷害正常細胞。化學治療則是使用藥物,一樣希望殺死腫瘤;標靶藥物則有如「巡曳飛彈」,鎖定腫瘤目標攻擊前進。
台北榮民總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陽明大學內科副教授邱宗傑說,化療和放射線治療,最常傷害身體三大系統,一是骨髓造血功能;二是口腔黏膜;三是男女性的生殖細胞,進而影響卵巢和睪丸功能。
吃了止吐劑 有時反易便秘
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後,影響所及就是白血球數降低,患者可能因此貧血甚至感染、發燒,生活上就得小心,避免生食,且應攝取適當營養。
放射線照到哪裡也可能傷到哪裡。像是:口腔潰瘍、吞嚥困難、張口困難,皮膚紅腫、破皮,或破壞唾液腺,患者因而口乾。而為了減少化療嘔吐的止吐劑,則可能抑制腸胃蠕動,讓人便秘。
藥量不適應 調整就能緩解
如果是乳房、肝臟、腸胃等部位的癌症,邱宗傑說,有的病人會反映放射線做完後,感到腹痛、腹脹、反胃、食欲不振;有時會視個人狀況開給類固醇來消炎,但有病友反而會覺得類固醇傷胃而不舒服。
乳癌患者手術時,常需切除全部或部分腋下淋巴組織,期望腫瘤不再蔓延;放射線治療有時也會使淋巴組織纖維化,使得手或腳一邊粗大,看起來不對稱。這時,就得靠徒手淋巴引流、及上下肢淋巴水腫繃帶等加壓治療來避免。
「病友的狀況都不一樣!」邱宗傑強調,有時是因為個人對癌症藥物劑量不適應,調整後就能緩解;或使用在不同部位,副作用的反應南轅北轍,病友與醫師合作治療計畫,或藉由病友團體互相扶持,就能使副作用減到最輕。
推薦文章
-
健保大數據/聽力損失治療特色院所
-
聽神經損傷無法靠手術、藥物恢復 只能藉助聽器或電子耳矯正
-
【晚期肺癌最愛問】先別查活多久、怎麼辦?治療前必看QA
-
29歲男罹大腸癌晚期 他坦言只能怪自己飲食習慣「狂吃一家健康速食店」
-
36歲水果行老闆「長年吃店裡一物」罹患肝癌!醫師指節儉習慣害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