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髒空氣 4大疾病恐上身
肺癌、COPD、缺血性心臟病及中風為空汙PM2.5常造成的非傳染性疾病。台灣大學副教授林先和表示,根據空氣品質測站資料及死亡資料評估顯示,台灣2014年有超過6000死亡人口是因處於PM2.5暴露所造成。台灣大學附設醫院內科主任余忠仁則強調,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主要來自抽菸,但近期的空汙也是病因之一。
台灣大學公衛學院24日召開「細懸浮微粒PM2.5的危害」記者會,國立台灣大學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副教授林先和表示,PM2.5汙染是全球上最大的環境健康風險因子,根據環保署2014年空氣品質監測報告,台灣所有空氣品質監測站的PM2.5平均濃度為25μg/m3,為世界衛生組織標準的2.5倍。
「2014年台灣有超過6000多人死於長期暴露PM2.5。」林先和說,其中包括2240缺血性疾病、2140名中風、1250名肺病及645名慢性阻塞性肺病,而確診人數在縣市間也有差距,以空汙嚴重的雲林縣來說,有超過22%來自這4種疾病的死亡是來自PM2.5。」而世界衛生組織也將這四種疾病定義為「空汙病」。
「PM2.5微小到可以從肺泡透過肺部微血管進到全身微血管,讓血管產生發炎現象,進而造成血管腫脹阻塞。」林先和強調,這時就很容易造成缺血性心臟病或者是中風的可能。
余忠仁表示,「空氣汙染也是造成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原因之一,病人常會不斷咳嗽、有痰甚至是喘氣等症況。」他強調,避免COPD最好的方式就是戒菸跟遠離粉塵的環境,空氣汙染嚴重時都要戴著口罩。雙和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李岡遠也表示,PM2.5也是造成肺腺癌的原因之一,建議民眾在空氣髒時少出門,若一定要出門最好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減少與空氣的接觸。
推薦文章
-
強化骨骼、預防黃斑部病變 羽衣甘藍5大健康益處一次看
-
定位更精準,也更安全:磁導航技術助肺癌高風險群早期診斷
-
白肉神話破滅?新研究警示禽肉也致腸胃道癌!醫曝吃肉真正致癌關鍵
-
許金川/六分鐘護一生,三分鐘護「半生」?上半身?下半身?
-
早期肺癌診治系列/早期肺癌比例增,相應健保治療應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