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晶片 找出肺癌患抗藥性

聯合新聞網 聯合新聞網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

肺癌患者總是寄望最新的標靶藥物獲得更好治療,但肺癌患者有20%至30%使用標靶藥物反應不佳,或提早出現抗藥性。國科會研究團隊運用晶片發現,肺癌患者第7p染色體基因數較多,未來可提早為患者做基因篩檢,找出使用標靶藥物反應不好的患者,提早尋求其他治療方式,節省不必要的醫療浪費,也減少患者治療痛苦。

這項研究已刊登在最新臨床腫瘤期刊 (Journal ofClinical Oncology)上,今年5月也已經開始臨床實驗,估計未來5至8年可實際運用在患者身上。國內十大癌症,最近一次的調查肺癌仍居榜首,每年約奪走6000至7000條生命。

台灣大學醫學院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副教授俞松良表示,醫界已證實,上皮生長因子受體 (EGFR)突變的肺癌患者,使用艾瑞莎標靶藥物效果較佳,健保今年6月也給付作為肺癌第一線標靶治療用藥。

但被撿驗出上皮生長因子受體 (EGFR)突變、適合用標靶藥物的肺癌患者,有70%治療後反應良好,但仍有20%至30%的EGFR突變病人,治療反應不佳。研究團隊用高技術晶片檢測分析肺腺癌檢體組織,發現EGFR野生型與突變型的病患,第7p染色體的基因數比較多,其中6個基因可代表此現象。

俞松良說,將來醫師在治療肺癌病人前,除了為患者做基因檢測,看這名患者是否是EGFR野生型與突變型患者,評估是否適合用標靶藥物,還可以用晶片找出病患在第7p染色體的基因數是否比較多。

只要把這20%至30%標靶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容易出現藥性的患者提前找出來,就可提前做尋求其他治療方式,或加上其他化療,既省時省錢,也可減少患者痛苦。

肺癌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