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飲食習慣 增加引起攝護腺癌風險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鈣質攝取過多可能引起攝護腺癌。美國醫學專家警告,華人攝取鈣質來源多半不是乳製品,而是黃豆、穀類食物和蔬菜等,雖然和乳製品相比,這些食物鈣質含量偏低,不過吃太多還是可能增加罹癌風險。該研究發表於美國癌症研究協會出版的「癌症研究」期刊(CancerResearch)。
研究主持人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流行病學副教授萊斯莉‧巴特勒(LesleyM.Butler,)解釋,鈣質在攝護腺癌形成過程扮演重要角色,這次研究更加支持這個理論。
有些研究發現,住在北美、歐洲的人由於攝取大量乳製品,所以得攝護腺癌的機率也特別高。也有少數研究指出,只有奶類中的鈣質才需多加注意,不過目前證據不足。
亞洲人大多都食用非乳製品食物,像豆腐、穀類、各式蔬菜等,這些食物也是鈣質主要來源,研究人員懷疑華人飲食常攝取鈣質豐富的食物,也可能增加攝護腺癌風險。
研究人員分析新加坡華人健康研究資訊,總共分析27293位華人男性健康狀況,年齡介於45到74歲,飲食中很少有乳製品,其中298人被診斷出罹患攝護腺癌。研究結果顯示,鈣質總攝取量越高的人罹患攝護腺癌風險也隨之增加,和一天攝取211毫克鈣質的人相比,一天平均攝取659毫克鈣質的男性罹患攝護腺癌增加25%。研究人員建議,攝取鈣質還是適可而止,以免危害健康。
推薦文章
-
「年齡只是數字」美國長壽專家曝回春秘訣 每天3習慣生物年齡大減11歲
-
優格表面有一層透明液體正常嗎?專家:重要營養成分別浪費
-
許金川/骨鬆與肉鬆,你喜歡哪一個?
-
滿街不健康速食 為何營養學家說不必完全禁止?
-
防結石除了多喝水 醫:少吃菠菜少喝濃茶,適當補充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