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雞肉標示不明 衛福部將鼓勵業者標示屠宰日期

聯合報 記者吳姿賢╱即時報導

進口雞肉占我國雞肉消費市場超過一半,但進口雞肉與國產雞肉管理標準不一,產生食安疑慮。行政院今天邀集食安辦、農委會、衛福部召開協商會議,初步規畫由衛福部採鼓勵方式,讓業者在產品包裝標示屠宰日期,提供消費者更多資訊。

聯合晚報七月底報導,我國進口雞肉量已經超過國內雞肉整體食用量55%,不但引發國內養雞業者生存危機,業者也點出,目前超商賣場的進口和國產雞肉標示未統一,除了標示「保鮮日期」,更應標示「屠宰日期」,才能讓消費者購買更安心,進一步保障食安。

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今天邀集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衛福部及農委會,召開肉品標示管理協商會議,針對進口及國產雞肉標示規範,確認將強化管理以確保消費者權益,並有相同規範供業者依循。

農委會說,考量業者執行須有調適期,將由衛福部採鼓勵方式,由業者在產品包裝上標示屠宰日期(或生產日期)及有效日期等資訊,提供消費端充分資訊,確保消費大眾權益。

農委會表示,無論國產或進口食品,均適用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的相關規定,對產品的有效日期管理規範一致。業者可參考衛福部食藥署訂定「市售包裝食品有效日期評估指引」,評估使用原料、製造過程,以及運輸、儲存及販售環境等,據以研訂有效日期。

進口雞肉與國產雞肉管理標準不一。本報資料照片

行政院食安辦強調,為考量業者調適時間,初期將以進口及國產雞肉產品先行試辦,且標的為超商、超市或量販店等通路銷售的雞肉產品為主,透過鼓勵方式請業者在產品包裝標示充分資訊,藉由試辦期讓業者有足夠時間調整進口或國內生產的產銷模式,消費者也能獲得充分資訊,讓國人食用肉品時更能安心與放心。

雞肉 食安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