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熱小心中暑 三要訣預防熱傷害
中央氣象局天氣預報顯示,未來一周全台各地多屬高溫炎熱天氣,最高氣溫可達35度,民眾若整天在外,恐有熱傷害可能。
據衛福部資料統計,去年全台6月同期,有近400人次因熱傷害就醫,民眾不得不防。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應牢記三要訣:「保持涼爽、補充水分、提高警覺」來預防熱傷害。
國健署署長王英偉表示,民眾要預防熱傷害,就從上述三要訣做起。在保持涼爽上,出門時可穿著輕便、淺色、寬鬆、透氣的衣服,盡可能待在室內涼爽、通風或有空調的地方或公共場所避暑,並留意勿將孩童單獨留在密閉空間以免危險。
補充水分部分,則應隨時。王英偉說,民眾應養成每天至少喝2000㏄白開水的習慣,並可多吃蔬果,內含水分、維生素、膳食纖維等,可促進身體健康。
而像是工人、業務、運動員等需長時間在戶外工作者等,則應提高警覺,應留意自己及身邊同事身體狀況,適當休息並補充水分;並盡量避免於上午10點至下午2點太陽最大時外出,若必須外出,建議塗抹防曬霜、戴帽及太陽眼鏡等方式以免中暑、暈倒。
國健署提醒,民眾在外若出現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甚至出現頭痛、頭暈、嘔吐、抽筋、昏迷等症狀,即可能為熱傷害徵兆,應先離開高溫環境、設法降低體溫,並飲用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後,儘速就醫檢查。
推薦文章
-
有百分之百預防癌症的方式嗎?專家教你7招降低患病風險
-
我在急診的日子/腹絞痛脆弱時刻 醫護送暖安人心
-
揭密!春季排毒首選:高兒茶素綠茶!有助燃脂不復胖
-
健保大數據/高血壓患者年增 每天在家量血壓很重要
-
多喝水可以減重嗎?營養師教「瘦身式喝水法」,咖啡、無糖茶都不算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