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褲褲含菌量 超乎你想像
【聯合報/記者黃文彥/報導】
1000萬隻病毒、100萬株細菌、1000個寄生蟲包囊和100個蟲卵,這些數字可能存在我們每天穿的小褲褲。這不是危言聳聽,有生物學家研究過人類每件小褲褲,可能都殘留一些不乾淨的穢物,而這些數字就是隱藏的健康殺手。
你的小褲褲洗了嗎?統計發現,並不是每個人每天都會洗小褲褲,有些男性更是把小褲褲穿到鬆緊帶鬆弛、泛黃還捨不得丟,無論是什麼名牌內褲,只要不勤於更換都是健康殺手。
到底小褲褲會有哪些細菌?家醫科醫師陳柏臣表示,小褲褲因為包覆整個私密處與肛門,而肛門附近本來就會有大腸桿菌,女性私密處也可能有白色念珠菌感染,再加上皮膚經常有的葡萄球菌,都是小褲褲的常見菌種。
陳柏臣表示,這些細菌本來在身體上維持平衡,一旦孳生數量變多,就可能回過頭來感染我們,最常見的就是皮膚發炎潰瘍。
通風、晾乾是保持小褲褲健康的不二法門,陳柏臣說,通風的目的是為了預防黴菌孳生,紫外線照射才能有消毒作用;如果家中沒有適合通風晾乾的陽台怎麼辦?陳柏臣建議,可以考慮先烘乾再晾曬。
小褲褲保持乾淨了,也千萬不要本末倒置不洗澡,陳柏臣說,剛剛提到的三種細菌不會因為氣溫而改變,最重要的還是要保持乾淨,尤其是如果要減少葡萄球菌,還是要每天洗澡,不要因為沒有流汗就不洗澡。
至於該怎麼挑選小褲褲?第一是不要太合身,其次是注意過敏材質;陳柏臣表示,太合身的小褲褲勒太緊不透氣,容易孳生細菌。
由於小褲褲容易孳生細菌,如果小褲褲不多,每幾天都要穿同一件的民眾,陳柏臣也建議大概一到二個月就全數更換,避免小褲褲危害健康。
推薦文章
-
不只是防皮蛇 做1事還可能降低罹患失智症與心血管疾病風險
-
奇異果是維生素C金礦更勝檸檬!搭配一類食物「放30分鐘就走味」
-
腿痠腳抽筋 慢性靜脈病擾睡眠
-
遠離中風與心臟病 速懂飽和脂肪、反式脂肪及不飽和脂肪差異
-
嚴重恐致死⋯台大醫院示警球黴菌感染個案攀升 疾管署急發醫界通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