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運動的人比較不容易生病?研究發現與這因素有關
運動帶給人們許多好處,例如減少罹患疾病的風險,或是改善心臟的健康。意外的是科學家對於運動如何帶來這些生理影響並不太了解。不過有研究發現有運動的人,他們的血液中出現不同的蛋白質,而這些蛋白質和免疫反應、血糖水平及傷口癒合都有關聯。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研究人員發現,有運動的人和沒有運動的人體內的蛋白質變化有明顯的差異,這項研究已發表在《應用生理學期刊》(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研究人員招募31名健康的年輕男女,其中一半為經常運動的人,另一半則否。此外,他們還另外招募16名中年和老年男性,其中一半有運動,另一半則久坐不動。
研究人員先是測量每一個受試者的有氧體適能和健康指標,包括血壓和胰島素控制狀況,接著為他們抽血並送去蛋白質組學(proteomics)分析。
研究觀察已知約1100種蛋白質是否存在,及某些蛋白質彼此產生關聯時是否顯現或觸發,而他們在受試者的血液中發現約有800種蛋白質相互關聯。他們根據蛋白質的相關程度,將之分為10種不同的蛋白質模組。每個模組的組成有從14種到500多種相關蛋白質不等,不過每個模組中每種蛋白質的含量可能因人而異。
有趣的是,在這800種蛋白質中包含許多已知與健康相關的蛋白質,像是觸發或延緩發炎和免疫系統反應。研究人員檢視這10種模組的組成在運動的人和不運動的人身上有什麼不同,結果發現對照的受試者在5種模組中部分蛋白質含量變化很大,這樣的差異不管在年輕受試者和中年受試者身上都有出現。
這項研究更重要的發現,在於人體蛋白質模組的構成與健康之間的關聯性。也就是有運動並且在各種蛋白質含量具有相似的人,他們往往有較理想的血壓和胰島素反應,但不運動的人則相反。
推薦文章
-
-
用站立取代久坐比較健康?男子實測「連續5天不坐下」體重反而增加
-
老人「裝年輕」竟讓大腦和心血管一起回春!專家揭秘訣讓80歲活成50歲
-
早上只喝一杯咖啡有害嗎?沒生病卻不舒服當心是「隱性低血糖」作怪
-
蘋果皮抗老、控糖5大養生功效 醫教如何將果皮好處吃下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