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皂洗手至少30秒 簡單卻有效

聯合新聞網 聯合新聞網

【聯合報╱記者林思宇/專題報導】

預防H7N9、腸病毒,衛生署總是宣導勤洗手,洗手是最簡單、最經濟也是最有效的預防傳染病措施。但雖然管大家都知道要常洗手,實際上做到的人可能並不多。

不喜歡洗手,原因很多,包括要花很多時間、洗後手會乾乾的、洗手要到洗手間太麻煩等。上述理由讓攜帶方便的酒精性乾洗手液、手部消毒劑應運而生。但醫師強調,無外套膜的病毒無法經過酒精性乾洗手消滅,必要時還是要用肥皂洗手,並且雙掌掌面互相搓揉,至少30秒。

台大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李秉穎說,鼓勵洗手,主要怕腸胃炎和腹瀉傳布。他舉例,民眾進出公共場所,經常會碰門把、電梯等,但這些每天都有很多人接觸的地方,很可能有病毒或細菌。他建議民眾到公共場所後,要先洗手再接摸口、鼻;探病前後也要洗手,以避免感染。

李秉穎說,肥皂主要的作用是去除油汙,重要的是洗手時雙掌掌面互相搓揉,產生物理摩擦,才能去除病毒和細菌。

病毒有很多種,依有無套膜可分為「無套膜病毒」,包括腺病毒、輪狀病毒、諾羅病毒、腸病毒等;「有套膜病毒」,包括B型肝炎病毒、C型肝炎病毒、流感病毒和冠狀病毒等。

疾管局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有外套膜的病毒比較脆弱,酒精性乾洗手就可以消毒,因為酒精可以破壞外套膜;但無套膜的病毒對環境抵抗力較強,酒精性乾洗手可能無效,一定要用肥皂洗手才行。

圖/聯合報提供

乾洗手 肝炎 腸病毒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