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習慣差 黴菌黏上你
【元氣周報/記者陳秋雲/台北報導】
台灣夏天高溫、潮濕,促使黴菌快速生長,尤其婦女因黴菌感染,搔癢症狀嚴重,令人困擾,癢起來真要命,還要擔心散發異味。另外還有股癬搔癢、香港腳反覆發作,都令人十分困擾。
黴菌是一種微小真菌,由成群的菌絲組成,在溫暖和潮濕的環境會促使它快速生長,台灣的夏季完全符合它的生長環境,皮膚容易感染黴菌。
德和中醫診所醫師陳俊吏說,常見的皮膚黴菌感染包括:
陰部感染
讓婦女十分困擾的陰部搔癢或白帶,也多是因黴菌(念珠菌)感染。感染後搔癢症狀嚴重,分泌物則呈現白色渣狀,有點類似豆腐渣,如果癢起來真要命,還怕會散發出異味。
外用藥物:婦女白帶引發陰部搔癢可用苦參根及蛇床子煎湯外洗,每日一次,每次20分鐘。
內服處方:陳俊吏說,中醫治療原則多以清熱利濕,常用內服處方有消風散、龍膽瀉肝湯、當歸飲子、三妙散、桂枝湯、玉屏風散等方加減。
股癬與體癬
股癬俗稱胯下癢,主要長在鼠蹊部或是大腿內側,會非常癢,有時甚至會因搔癢後起水泡,並蔓延整個股部。體癬經常長在身體軀幹、頭皮,在孩童最常見。特徵是外圍與正常皮膚有明顯的界線,奇癢無比。
外用藥物:可用白鮮皮、苦參根、地膚子、木香、蒼朮、百部、馬齒莧煎湯外洗,每日一次,每次20分鐘。
足癬與灰指甲
也就是香港腳,是最常見的皮膚黴菌感染。症狀包括搔癢、脫屑、起水泡等,經常反覆發作。灰指甲是發生在指甲的黴菌感染,會造成指甲變色、變厚。治療較為困難。
外用藥物:可用等量的皂刺、桃仁、紅花、威靈仙、苦參根水煎外泡,每天一次,每次30分鐘。
汗斑
又稱變色糠疹,好發於較容易流汗的患者。
外用藥物:可用大黃、黃柏、制硫磺、明礬、白芷磨粉,散敷患處,早晚各一次。
推薦文章
-
同一雙鞋每天穿、壞了再換? 足鞋權威曝「健康穿法」:能防腳底疾病
-
「紅腫熱痛」是急性感染警訊 皮膚護理5重點防蜂窩性組織炎
-
商場的公共按摩椅有多髒?他實測真菌數嚇壞 建議使用前一動作自救
-
生達製藥6款藥品擴大回收 涵蓋皮膚科、巴金森氏症用藥
-
腳是第二個心臟 日本足鞋權威揭「買鞋3要點」:穿錯傷膝、傷脊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