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衣服不洗直接穿? 醫:千萬不要,尤其貼身衣物
台灣人罹癌率高 重金屬塑化劑隱藏禍首
「醫師,我怎麼會得癌症?」不少人在確診惡性腫瘤之前,都覺得自己明明沒有罹癌前兆,偏偏卻被癌症找上門。其實,這可能都和生活習慣有關。科博特功能醫學診所院長、台灣基因營養功能醫學會理事長劉博仁醫師接受《每日健康》專訪指出,從大數據來看,台灣民眾最容易在無形中大量接觸到的致癌物有三類,包括飲食、重金屬、塑化劑,特別是塑化劑這幾年來在健檢中驗出超標的趨勢更為明顯。
成衣染劑含壬基酚 影響生殖系統與性器官
劉博仁醫師指出,成衣中的染劑大部份都含有塑化劑成份,若是劣質的成衣織物更風險更高。不少女性在逛街時喜歡海量試穿衣物,「記得很多成衣的染劑都有壬基酚,壬基酚是很強烈的塑化劑,對我們的生長系統和性器官都會有影響。」提醒民眾如果外出逛街時有試穿新衣服,回家後應盡快洗澡沐浴,新衣服在穿戴之前也務必下水清洗。
劉醫師表示曾有男性個案,被診斷出患有攝護腺肥大症,接受功能健檢後更發現攝護癌指數PSA有偏高現象,尤其是壬基酚暴露量非常突出。詳細詢問下才發現,這個男生每次買完衣服、內衣褲從來不洗就直接穿,長久幾十年下來暴露的壬基酚量就非常可觀,「務必貼身衣物買回來一定要先洗!」
由於塑化劑是現代化學工業製品常見原料,且越軟的塑膠製品,其塑化劑含量就越高,提醒民眾包括女性的香水、化妝品、指甲油,以及成衣都是最常見的塑化劑接觸來源。
【本文出處,更多資訊請上《每日健康》、《每日健康》粉絲團。】
推薦文章
-
北市抽查食品3件黃麴毒素超標 馬前總統最愛福源花生醬也不合格
-
選購環保餐具避免顏色鮮豔的 一表看懂非塑膠類容器優劣比較
-
高溫、油脂最易溶出塑化劑 專家建議即食商品換容器再微波加熱
-
打果汁放入冰塊也可能產生 專家教你5招減少吃入塑膠微粒風險
-
攝護腺癌發威!每四人就有一人晚期確診 醫籲:掌握黃金治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