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癌症都是在50歲被發現!30、40、50、60歲健檢最該注意的事
誰都不想生病,但在還沒生病之前,每個人對健康的定義卻是相當主觀,我們醫師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我x歲了,要做全身健康檢查嗎?」這反映許多人在自以為健康的前提下,不知道如何判斷自己適合的健檢,其實可以用年齡做區分,不同的階段,身體、生活型態、人生角色都不一樣,答案也是相對的。
通常我會用「30~50歲」跟「50~70歲」兩個階段來看待。其中,30~50歲這個階段我又會分成「30~40歲」跟「40~50歲」兩個小階段。
30~40歲的人們多半已工作數年,因工作壓力的累積,身體出現新變化,特別是男性,在工作壓力大的前提下,容易因為飲食不正常、外食多、少運動而肥胖,也因而種下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此外,壓力大刺激交感神經,長期壓力也會使得腎上腺皮質素過度分泌,容易造成血糖升高、脂肪堆積、三高等慢性病都是經年累月的結果,因此從30歲起,建議一定要有要有新陳代謝方面的血液生化檢查,即使是員工體檢,都不要忽略。
30歲起的的健康檢查也可增加一些常見的腫瘤部分,特別是有癌症家族史者,例如女性的乳房超音波;男性若有抽菸習慣,則可早期進行肺部檢查,甚至因為飲食不正常,則可做腸胃鏡檢。
40~50歲跟30~40歲階段很類似,但除了主動的態度之外還要積極,這階段小孩可能還小,加上有父母要照顧,可以說是壓力最大的一個階段。
40~50歲,除了定期健康檢查外還要多從事健康促進活動,如健康均衡飲食、運動等,也建議開始收集健檢報告的習慣,讓未來的檢查結果有比較的基礎。我常跟人家說,學生時代陽春不過的健康檢查可能都有參考價值,例如有些人膽紅素本來就比標準值稍高,但若有紀錄可循,他向來是如此,知道是個人體質之故,就不會覺得意外及焦慮。
由於多數癌症發現的年紀約從50歲開始,因此,40~50歲這個區間,若沒有做過一次較完整的健檢,在這個階段可以考慮做一次,可能可以早些發現腫瘤或做為日後身體構造比對的基礎。
很多人對精密影像健檢會有鴕鳥心態,認為不知道反而沒事,但很多腫瘤一開始是沒症狀的,若檢查結果正常反而才不會對身體發生的一些小症狀疑神疑鬼,就算有發現也大多是早期病竈,還比較容易治療。
50~70歲可以說是健康檢查下個階段的分水嶺,其中,以乳癌為例,雖然乳癌在特定族群有年輕化的趨勢,但50歲左右仍是發生率最高的年齡,這時癌症篩檢就不能忽略。
到了50~60歲時,小孩也開始大了,有較好的經濟基礎,要多久做一次全身健檢呢?這其實是沒有標準的,這好比保險,有人想保1千萬,但有人只保100萬,端看你對人生風險的態度。
在50~60歲這個階段,檢查的結果常常是發現身體有一些毛病,因此必須保持主動面對的心態,該治療就治療,該追蹤就定期追蹤,該改變生活型態就應該生活規律。
隨著人口老年化,60~70歲以後的健康檢查要怎麼做呢?我認為要看當時的健康狀態。有人70歲了,還是活力十足、社交頻繁,這時候反而要把這樣的老人當50~60歲看待,若原本就有健康檢查習慣,可以維持自己既定的頻率,繼續維持良好的健康生活型態。
80歲以後腫瘤發生率反而降低也較不須積極治療,因此,積極的全身影像健康檢查較不建議,反而中風心肌梗塞的發生風險仍持續增加,積極防治三高,健康促進仍屬必要。
大體上,所謂的定期健康檢查可以分階段來看,30~50歲是我們人生工作、經濟、家庭負擔的重要時期,而50~70歲則是規劃退休生活,不管哪一個階段,維護健康的重點方法雖可不同,身體健康一樣重要。
作者簡介
韋朝榮 副院長/主任醫師 Chao-Jung Wei
專長:放射診斷科
現職:臺北市北投健康管理醫院 副院長/主任醫師
學歷:美國杜克大學病理學博士,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
經歷:台中榮民總醫院磁振造影健檢中心主任醫師,台北榮民總醫院放射部主治醫師,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教育部頒定助理教授
專欄簡介/北投健康管理醫院
臺北市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為國內首家命名「健康管理」之健檢醫院,提供高階影像健康檢查、美容醫學,融合假期微旅,全方位照顧您與家人的身心靈。
本院延攬榮總、北醫、長庚等醫學中心經驗豐富醫療團隊,透過高科技精密儀器提供專業判讀,在醫檢分離的優質環境,享用營養師調配、北投老爺酒店主廚設計的健檢餐,安心完成一日健檢、醫師當天一對一詳盡解說,有效提供健康管理、諮詢及轉診服務。http://www.tpehealth.com/
延伸閱讀:
下半身循環好,自然就變瘦!一天3分鐘,她靠「轉轉腳踝」6個月瘦15公斤
推薦文章
-
40歲男聚會心梗猝死…急診醫嘆「錯失兩次活命機會」籲學2招救最愛的人
-
喝咖啡提神反陷入其他困境!神經科醫揭咖啡因2副作用:所以我戒了
-
「海上烏金」烏魚全身是寶,這樣烹調去油脂!膽固醇高可以吃烏魚子嗎?
-
【晚期肺癌最愛問】先別查活多久、怎麼辦?治療前必看QA
-
天冷陰莖縮小是短期現象,但會造成勃起困難嗎?泌尿科醫師解析